1/1页1 跳转到查看:14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何王庙故事

何王庙故事

习善新 搜集整理

  河王庙是供奉河王爷的庙宇。河王就是一河之王,水府之神,而这里的河王庙却被人们说成了何王庙,河流的河变成了姓何的何。这是怎么回事呢 ?

  传说这永安河有蛮长,河面也蛮宽,河里的鱼也蛮多。河边王家湾里曾经有一个叫王有财的人,常在这条河里扳河罾。他的河罾特别刹鱼,再没有鱼,一碗自家吃的鱼是不会落空的。王有财到了六十多岁,老伴去逝了,儿孙都大了,田里的事也不用操心了,干脆在河边搭起了小棚,吃住在河边,日夜都可扳罾。每天早晨,他上街卖鱼,买回一些油盐酒啊什么的,回棚子想扳罾就扳罾,想睡觉就睡觉,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到了晚上,摆出小桌子,坐着矮凳子,三碗小菜,四两白酒,边吃边喝边扳罾,悠哉游哉。常常是几两酒下了肚,几斤鱼也到了手,然后洗了手脚,倒头大睡。

  却说这天晚上,王有财也是边喝酒,边扳罾,可是一扳起来,空的:两扳起来,又是空的;再扳起来,还是空的。噫,今儿有鬼!?怎么一个小鱼也没有?王有财心里纳闷。四两酒喝完了,他想最后扳一次,把河罾晾起来再去睡觉。这一扳,出了稀奇,罾里面一个黑坨儿滚来滚去,王有财想,看是么鬼!他用捞子把黑坨儿捞起来搁在坡上,走近来看。这时黑坨儿变成一个小人样子的黑影,王有财本来就胆大,刚喝了酒,更是什么都不怕,大声说:“你是什么东西?”

  小黑影说:“我是一个水鬼,刚才来这里游玩,不慎撞人你的网中,鬼是最怕网的,请您放我回去吧。”

  王有财想:难怪我今儿扳不到鱼,还是你这个鬼?依得我的脾气,我就把你…。一把你怎么办?打死你,你已经是鬼了;把你煮得吃,煮不好,也吃不得;把你拿到街上去卖,哪个敢要?哎,真是把你没办法。又一想,水鬼也是怪可怜的,活生生的一个人成了一个水鬼,他住哪里?吃什么?还要服阎王管,真是作孽啊。

  想到这里,王有财说:“慌么事,来,来,来,喝点酒,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嘛。”

  “不敢,不敢,只要您放我回去,我就感激不尽了。”

  王有财执意要留,水鬼也不好推却。王有财拿出一个小凳,摆上杯筷,倒了一杯酒,给水鬼,自己又倒了一两多,两个边喝边聊。

  “你是哪里人,怎么成了水鬼?”

  “我是上游二十里远的何家墩人,叫何有德。那一年,我二十二岁,一次过渡的时候,由于风浪很大,渡船翻了,船上连我和摆渡老爹共五个人,另外是一个女人和两个小伢。船翻后,我先后抓住两个小伢送到船边,摆渡的老爹也抓到了船,我看到那个女人还在水里挣扎,离船较远,我又去把她抓住送回来。这时,不知是么东西拉住了我的脚,硬是划不动了。后来才知道是一个水鬼找替身,把我送进了水牢。”

  “哎,你也是好心救人,自己却成了替死鬼。你今儿是怎么出来的?”

  “我坐了四十年的水牢,刑期已满,我出来一来搞几个零用钱,二来物色替身,好早日转世还阳。”

  “四十年了,您贵庚?”

  “甲子的”

  “我也是甲子的,我俩还是老庚呢!来,我们俩老庚干杯!”

  闲聊中,双方得知王有财没有老伴,一个人独守河坡,很孤单;何有德死后,父母给他烧些纸钱,前些年父母相继去世,再也没人给他烧纸钱了。

  从此以后,何有德经常到王有财这里来聊天。王有财早晨卖鱼,顺便买回一些纸钱,到了晚上,两老庚一边喝酒,一边扳罾,一边聊天,王有财还一边为何有德烧纸钱,在没有鱼的时候,何有德就下水为王有财邀鱼,因而王有财的罾也就更加刹鱼了。何有德呢,习惯了和老庚过这样的生活,也不去想找替身的事了。

  一天晚上,月亮特别亮,王有财扳到一个红色鲤鱼,放到篓子里,这个鲤鱼不停地蹦,忽地一下蹦出了篓子,恰巧落在坡上,鲤鱼望着王有财,眼睛一眨一眨的。

  王有财说:“这个鱼蛮有味呀,还会眨眼睛呢。”

  何有德一看说:“呀!这鲤鱼是丞相的小千金,我在水府看到过,认得她,放她回去吧?”

  王有财说:“既然如此,就放了她,”又对鲤鱼说:“你如果是鲤鱼小姐,要我放你回去,你就把尾巴摆三下。”

  鲤鱼把尾巴摆了三下。

  两老庚便把鲤鱼放走了。

  这样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何有德对王有财说:“老庚,我再不能陪你了。”

  王有财说:“为么事?”何有德说:“尽管我不愿找替身,阎王爷还是给我安排了一个替身,明天午时,在这上游十里远的郭家挡有一个十来岁的小伢要牵牛到河边喝水,那就是我的替身。我把他拉下水,我就去投胎了。”

  第二天,王有财早晨上街卖了鱼,回棚子赶快做饭吃,这天他酒也不喝了,觉也不睡了,罾也不扳了,吃罢早饭,朝郭家挡走去,想看过究竟。等他走到那个地方,就看见几个人从水中捞起一个十来岁的小孩,旁边还有一头牛,大家你一言,你一语:“没救了”、“没救了”,“试试看,恐怕有救呢。”王有财扭头就走。心里想,还有什么救呢,他跟我的老庚做替身去了。

  到了晚上,王有财一个人喝着闷酒,罾也懒得去扳。一会儿,一个黑影从水中上来,噫,怎么回事?王有财以为喝多了酒,眼发花。定神一看,果然是老庚来了。

  “你怎么又来了,你不是说投胎去了吗,我也看到那个落水的伢了。”王有财一边说,一边拿出杯筷,倒了一杯酒给老庚。何有德一边坐下一边说:“我确实是去找那个伢做替身的,后来一打听,这个伢的父亲三兄弟,就这一个独儿子,如果他死了,就绝了他家三户的后啊,我心里不忍,就让别人把他拉上坡,救活了。”

  “啊,原来如此,来,我们两老庚今儿痛痛快快的喝一顿。”

  其实,痛痛快快喝一顿,也只有王有财比平常多喝了两把酒。而何有德呢,他是一个鬼,只有不过是摆上一杯酒做做样子罢了,并没有真的喝掉杯中的酒。

  如此又过了一陈子,一天何有德又说:“老庚,我这回真的不陪你了,阎王又给我安排了一个替身,明天下午酉时许,下游十里远的吴家桥有一个妇女和丈夫吵架,要来投河,她就是我的替身。”

  第二天,王有财卖了鱼,同样是喝酒无味,睡觉不香,事也不做,罾也不扳,吃过午饭,他早早地朝吴家桥走去,要去看个清楚明白。

  王有财刚到了一会儿,就听到村子里传出两口子吵架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只见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一边跑一边嚎啕大哭,跑到河边,“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后边也还有人在追赶。王有财虽说隔得较远,但还是看到真切,心里说,还赶么事哪,他是我老庚的替身呢。

  王有财漫不经心的往回走,等他走到棚子,已是戌亥之时,忽然发现老庚已坐在他的棚子门前。王有财惊讶地说:“你怎么又来了,比我还快些,我亲眼看到那个女人跳了水,莫非你又没走成?”

  何有德说:“是的,又没走成。我等到那个女人跳下水一看,她已身怀有孕,我如果把她拉做替身,她死了,她肚子里的伢儿也死子,共是两条性命,我实在是不忍心,就让别人把她拉上坡救活了。”

  无须多言,两老庚今夜又是一顿谊饭漫谈。

  何有德的两次不要替身的事早就传到了阎王的耳朵里,他认为何有德是一个善良厚道的人,应该提拔,封为神明。封个什么神呢?想来想去,就来找龙王商量,恰巧鲤鱼丞相在场,鲤鱼丞相听女儿说过此人,正巴不得要感谢他,恰好机会来了。鲤里丞相说:“永安河下游出大河的地方,人们正在修河王庙,定于十月十五开光上殿,这里的河王还是个空缺,就让他到这里去当河王吧。”龙王和阎王听了,都认为很好。于是由阎王奏请玉帝,玉帝当即批复,封为永安河王,归龙王管辖。判官将此批复送给何有德,命他十月十五日正式上任。

  又是一个夜晚,何有德对王有财说:“老庚,我这回真的要走了,不是去投胎,而是去当河王。河王庙就在这永安河下游与大河的交接处,十月十五,那座新庙建成,开光上殿,我就去正式上任。到那天,你一定要去,我们两老庚晚上再喝几杯。”

  王有财忙说:“好,好。”

  十月十五,王有财起了个大早,吃了饭天亮就赶路,太阳偏西的时候,到了河王庙,只见那里香烟缭绕,鞭炮阵阵,人声鼎沸,新修的庙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射着光芒。大殿上,新雕的河王金身栩栩如生。王有财走进殿里,看见一个为首者往香炉里插了三柱香,又烧了三张表,口中不知道说些什么,把卦往地上一丢,阴卦;又一丢,阴卦;再一丢,还是阴卦。如此丟了几十下,全是阴卦!看到这里,王有财说:“你要问什么,让我来帮你问吧?”

  那个人说:“我要求河王老爷保佑我们这里水旱无忧,五谷丰收,你帮我们问?你是搞么事的?”

  王有财说:“你只管拿卦来。”

  王有财接过卦,照那个人的话说了,最后又加了几句,“老庚,你为人做好事,为鬼做好事,为神也要替大家做好事,你就答应他们吧,打十对顺卦。”说罢,将卦丢下,顺卦!这样一连打了十对顺卦。众人惊叹不已,问这是怎么回事,王有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白天喝酒不提。到了傍晚,头人要接王有财到家里住宿,王有财却执意要在庙里住。晚上王有财就睡在神龛下,何有德也下来和王有财一起躺着,叽哩咕哩聊了大半夜。建庙的几个头人,怕王有财一个人寂寞,到庙里来陪王有财,在门外听到了他们两老庚的对话,更是惊奇。第二天头人们商量,决定留王有财在这里长期住庙,王有财答应了。

  说来也巧,从此这里年年丰收,偶有渍涝干旱,也无碍大事,有灾也不见灾。

  过了三十年,王有财九十多岁,去世了。当地的人们把王有财进行了厚葬,并照他的样子雕了一尊神像,与河王爷并排而坐,共享香火。从此以后,人们有时把这庙说成河王庙,有时又说成何王庙。如今庙上还写着 “何王庙”三个大字呢!

(原载《中国道教》 2004年第3期)

TOP

 

黄帝问道广成子

郭 铸 编


  “崆峒驾鹤游,鼎湖乘龙去。”这是悬挂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管理所翰谱堂的一副书联。寥寥十个字,却含容着一篇黄帝问道广成子,得道后乘龙上天的动人神话故事。

  远古仙人广成子驾玄鹤来到崆峒山,只见林木葱茏,幽谷滴翠,泾河与胭脂河如两条素练环山而流,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便想住下来养神化气。但美中不足的是,崆峒山还不够高,不足以隔断尘嚣,影响修炼。玉帝知道后,立即派二郎真君挑泰山之石加高崆峒山。二郎真君神力无穷,往来如飞,不日即将崆峒山加高到天廷准许的高度。最后挑来的两块和房子一般大的巨石,不能往上加了,只好丢在山下,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二郎石”。崆峒山加到多高呢?看看岩壁上镌刻的“俯瞰五岳”四个大字,就不必说了。

  从此以后,崆峒山大变样,摩天压地,群峰如林,穴洞星罗棋布,奇石到处可见,整日白云缭绕,紫气蒸腾。广成子居于混元洞,感到寂寞时,便邀仙友赤松子前来谈仙论道,下棋消遣。广成子驾下玄鹤,朝夕闻道,也变成一名仙童,随侍左右。仙师对弈,神乎其神,都不动手,棋子却一来一往,随二位仙师之心而动。至今山上还有一块古朴的青石棋盘,旁边有一株伞形古松,弯身而立,名曰“观棋松”。传说这里就是广成子和赤松子下过棋的地方。

  山有仙则名。东方的轩辕黄帝听说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不顾万里之遥,一路风尘仆仆前来拜师问道。这黄帝也是个非凡人物,姓公孙,名轩辕,为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其母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个月后于戊己日而生,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又因居轩辕之丘,用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生而能言,不但聪明睿智,而且谦恭好学,不耻下问,为寻求治邦安民之道,青少年时即立志游历名山大川,遍访天下贤能之士。这次去崆峒山,他已四十来岁,做国君也二十多年了,不免摆起威仪排场。黄帝端坐大象背上在前,元妃嫘祖和女节坐木轮大车在后,另外还有文臣、武将、武士等不下一百多人。

  一日,过了泾河,车仗停在山下。可是崆峒山层峦叠嶂,岩崖危峻,却无路可上。黄帝在山下肃穆敬候许久,不见一点动静,不禁惶惑地转身向嫘祖说:“是不是我心不诚、志不坚,广成仙子不愿来见我呢?”嫘祖说:“我们从北斗星之东,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走到这斗柄之野,大家包脚的牛皮都磨穿了,怎么能说心不诚、志不坚呢!”女节接着说:“我们歌舞起来,仙师也许会下顾。”黄帝点头同意,于是焚起香草,青烟袅娜,香气袭人,群臣跳起操牛尾之舞,边舞边唱,声振山谷。

  这时,广成子、赤松子二位仙师正在对弈,早有玄鹤童子急匆匆来到洞中,用鸟语向广成子说:“禀仙师,轩辕氏,在山下。”广成子早知黄帝来意,含笑说:“真荒唐,不去治国,却来求仙。待会儿我去看看。”赤松子起身告辞后,广成子一挥拂尘,一只丹顶鹤便落在身旁,他跨上鹤背,飘然出洞,一群五彩仙禽翻飞追随,发出悦耳鸣声。广成子在云端出现,黄帝等人欣喜若狂,全都跪倒在地。黄帝以极崇敬之语气,朗朗陈述:“弟子一片丹诚,前来求教,敢问仙师,至道是什么 ?”广成子乘鹤在黄帝等人头顶盘旋三匝,然后停在虚空,语意深长地说:“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哪里能谈至道呢?”说毕,拂尘一扬,仙鹤凌空;隐入云霞之中。黄帝怅然若失,望望崆峒山,想想仙人的话,不由一阵心酸,泪水夺眶而出。在黄帝落泪的地方,后来生出一眼清泉,泉中小石碧绿晶莹,据说那就是黄帝的泪珠,后人把这泉叫做凝珠泉或琉璃泉。

  黄帝毕竟悟性高,回国后勤劳焦思,忧国忧民,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在一批能人的帮助下,造宫室、舟船、弓箭,创天文、历法、书契,等等。嫘祖教民养蚕缫丝,黄帝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一部医书《内经》。后来在阪泉战胜炎帝,在涿鹿擒杀蚩尤,统一了天下。真是文洽武功,显赫彪炳。

  黄帝虽贵为天子,但还是很想念广成子。他一百岁时,悄悄离开轩辕之丘,单独一人再次上崆峒山拜师问道。路上,黄帝见前面过来一位赤发赤须的长者,便恭立道旁,施礼让路。长者微微一笑说: “学会谦恭,始能求真。好,好!”黄帝赶忙上前说:“请问长者,哪条道可通崆峒仙界?”长者把黄帝略一打量,随口吟道:“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说罢倏然不见。原来这长者正是赤松子,他是怕黄帝放不下帝王架子,吃不得苦头,广成子不向他传授至道,才这样指点的。

  一路上,黄帝不断思索那长者的四句言词,直到鞋磨穿、脚磨破,寸步难行时,才恍然大悟,决心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山。砂石如刀,膝破血流,所过之处石子都被鲜血染红了。至今在去崆峒山的路上,还能看到这种石子,人们把它叫做“血儿石”。

  黄帝再次来问道的事,早有玄鹤童子报与广成子。当他膝行到山下时,广成子立即派出金龙把他接上山去。黄帝见到广成子,稽首再拜,请教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长生不老之道。广成子赞许他问得好,随即以平缓的语气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广成子说到这里,略一停顿,接着又讲了他如何修身,已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等等。黄帝一字一句牢记在心,只觉心明眼亮,豁然开朗,称颂说:“仙师真是天生的圣明之人!”再拜而退。就在这天,从轩辕之丘赶来接驾的群臣,已登上峡口山头,等候黄帝出来。这座山后来就叫“望驾山”。

  黄帝回国后,居于荆山极高处之昆台上,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他在一百二十岁时,命人取首山之铜,铸宝鼎于荆山之下。鼎成之日,正当设宴欢庆之际,忽见空中霞光万道,一条黄龙垂须髯而下,元妃见状大惊,黄帝对她说:“不必惊慌,这是天帝派来迎我的。”于是离席骑在龙背上,元妃急忙扯住黄帝袍服,也跟着上去。传说当时宫中大臣随从黄帝乘龙升天的有七十多人。后来把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叫做“鼎湖”。李白在《飞龙引》诗中赞道:“黄帝铸鼎于荆山”,“骑龙飞上太清家”,“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原载《中国道教》 1991年第4期)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