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页1 跳转到查看:103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内地养老香港老人无奈返港:生活成本高 难享福利

内地养老香港老人无奈返港:生活成本高 难享福利

“我2006年到内地工作,100元港币能换108元人民币,在香港喝早茶要几十块港币,在内地只要10元左右人民币。如今100元港币只能换79元人民币。当年是香港人跑到深圳来买菜、做衣服、买日用品,现在反过来了。”

过了一个多甲子,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为了生存,背井离乡,来到香港“挨世界”;十几二十年前,他们带着当时相对丰厚的积蓄,和“物价低、港币值钱、空气好、住房宽敞”的颐养天年美梦回到内地故乡养老。

如今时过境迁。人民币升值、港币贬值、内地房价物价一路飞涨,而在内地养老的香港老人却无法享受两地福利,年迈体弱多病,生活日益拮据,如同一个轮回,他们又再次为生活所困,为了活下去,只能无奈地再次踏上返港之路。

回流

无奈回香港“蜗居”

昨日重阳节,但今年80岁的港人陈婆婆却充满无奈和失落地跟南都记者说,“还有三五天我就要被送走去老人院了,但那有什么办法,我也只能回去了。”

“港人北上”还没散去,“港人回流”已经暗流涌动。在内地CPI指数一路飙升,在港币越来越“不值钱”的情况之下,部分早年间返回内地养老的香港跨境老人已积蓄见底,囊中羞涩,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再做打算,近年一些跨境老人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返港入住政府老人院“蜗居”。

照顾陈婆婆已近5年的刘先生告诉南都记者,陈婆婆是他二叔的姐姐,年轻时在香港打拼十多年的陈婆婆退休后毅然选择回到东莞养老。几年前由于陈婆婆开始经济拮据,又无儿无女,没人照顾,自己心生怜悯,便决定一力承担起了赡养和照顾老人的责任。但如今老人的吃、住、医疗费和聘请护工照顾的费用一个月需花费近5000元人民币,病重一住院就要花费上万元的医疗费。

刘先生无奈地说,在内地养老的陈婆婆,无论是内地或是香港的福利她均享受不到,所有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压力确实大,我也有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实在是有心无力了,所以只能找工联会协助,希望她回到香港,起码港府能安排老人院,有人照顾起居,在香港她的病也能得到系统医治。”

难料

养老积蓄10年用完

那么对于他们本人来说,究竟当初为何要离开香港?如今又是如何被迫走上回流之路的?陈婆婆回忆,10多年前她带着仅有的积蓄回到她曾经的故乡东莞打算安享晚年,当年她算过一笔账,即使当时“移民”内地后就不能享受香港政府的“生果金”(长者津贴),以内地当时的物价和汇率的差值已足够弥补这一的损失。

但世事难料,正如早前曾有在深圳养老的香港老人所说,“原本计划好够30年的养老积蓄,现在10年就已经用完了”,从三四年前开始,物价飞涨、汇率升高,这让陈婆婆的积蓄也越来越不禁用,而雪上加霜的是,自己又患上了糖尿病,身体也越来越差,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如果可以选择,我也不想回去,离开香港那么多年,完全没有认识的人,香港对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陈婆婆囔囔自语道。

香港工联会内地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建波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大部分如今在内地养老的港人来说,早年前“北上”离开香港回到内地,都是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毕竟这些老人许多都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心为了谋生,挨世界才被逼无奈到香港打拼,到老来,他们也都希望能回到故乡,落叶归根,安享晚年”。

轮回

老来再返港求活路

而如今,被经济困扰的他们,人生似乎又走回上一个轮回———为了生存,又被迫离开家乡“南下”香港。几乎所有回流老人的情况都印证了邵建波推测导致回流的两个主要原因:物价飙升,令早年北上养老的香港长者耗尽积蓄;病患缠身,无福利政策扶持,加之又无亲友照顾,只好回流返港求医和寻觅“蜗居”。

尤其是生活在深圳的大量香港老人,已经明显感觉到经济上的压力,尤其是一些日用消费品,折成港元价格比香港还高。这时,他们才发现世界变化太快,已完全不是他们当初想象的样子。邵建波说,“就不说太远,我2006年到内地工作,当时100元港币能换108元人民币,在香港喝早茶要几十块港币,在内地只要十元左右人民币,在内地的生活成本仅为香港的约1/3。如今汇率一路飙升反超,现在100元港币只能换79元人民币,当年是香港人跑到深圳来买菜、做衣服、买日用品,现在反过来了,深圳人都爱到香港买东西了。”

邵建波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大部分回流香港的跨境老人来说,如果有选择,自己本身都是非常不愿意回香港的。毕竟他们离开香港多年,在香港已无亲无故,如不是被迫于无奈,他们再难都宁愿在内地过完仅有的年岁。邵建波说,但由于积蓄耗尽、无福利和政策扶持,许多老人又没人照顾,为了能生活下去,他们只能踏上返港之路,而大部分回去后,都只能被港府安排到老人院“蜗居”。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NN124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