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页1 跳转到查看:154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周易算卦方法

周易算卦方法

鲁僖公十四年(公元前646),秦国闹饥荒,秦穆公想起去年晋国闹饥荒的时候,自己曾帮助过他们,于是向晋国求援。谁知道晋国忘恩负义,根本不提供任何救助,于是秦穆公火了,第二年出兵攻打晋国。那时候行军打仗占卜师一定要带的,秦穆公的占卜师名叫卜徒父。卜徒父照例完成了他的工作,算了一卦,得出的结果是大吉。于是,秦穆公也就心安理得地挥军前进了。前面秦军渡河,传来消息说:“战车队大败!”秦穆公吓了一跳,连忙叫来卜徒父问:“怎么回事?怎么会车队大败?”卜徒父说:“这就是大吉的兆头啊!我得到的卜辞说:‘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照这么说,战车队再败上两次,就能抓住晋国的国君了——这‘雄狐’肯定指的就是他!”
《周易》的确是一本占卜用的书,这一点大致是公认的。只是后来的人们越来越不清楚占卜在远古时期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把占卜往往看成带有几分休闲色彩的小节目,所以根本无法想象严肃得相当于国务院工作会议的占卜将会有什么不同。我们看到那个年代打仗不先招呼参谋长,有事先问占卜师,其中观念上与后来的差异就可见一斑了。在春秋时代,重大的事情都需要占卜,所谓重大的事情,除了打仗,还有嫁娶和重要身份的贵族子弟的出生。而占卜的过程和依据就和《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个年代使用的卜辞似乎并不只是出自《周易》一本书,刚才说的秦穆公的事情,卜徒父所用的就不是《周易》的卦爻辞。然而我们仍然认定《周易》是一本占卜书。认定《周易》是占卜书的基本理由有两个:《系辞》中说到了用《周易》进行筮占的操作步骤;跟上面的事件相似,而的确用《周易》占卜来指导决策的实例在《左传》、《国语》等书中也多有记载。
然而,认定《周易》和占卜的关系离全面掌握《周易》还有着相当的距离。在古代,正式的占卜程序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找一间屋子,里面放一张床。再准备五十根蓍草,用红绸布裹好,装进黑布口袋,再放进木匣子,把木匣子放在床的北面。然后在床和木匣子的中间另放一个从中一分为二的木格子,焚香祝祷之后打开木匣子,取出蓍草,取一根放回匣子,将剩下的四十九根任意分为两把,分别放在左右两个格子里。接下来从右边的格子里抽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以四根为一组数左边格子里的蓍草,直到剩四根或不足四根时将这部分剩下的蓍草架在左手的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用同样的方法数右边格子里的蓍草,将剩下的蓍草夹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之间。这个过程结束后,左手的蓍草要么是五根,要么是九根,把这五根或九根拿走,用剩下的四十根或四十四根再重复刚才四十九根的动作,这一次,左手上的蓍草要么是四根,要么是八根,同样再把这四根或八根拿走,用这时剩下三十二根、三十六根或四十根再重复一次刚才的过程,这一次,左手上得到的也是四根或八根。再把四根或八根拿走,剩下的是三十六根、三十二根、二十八根或二十四根,这四个数字除以四将得到九、八、七或者六。
根据占筮理论,偶数为阴,奇数为阳,阳顺阴逆。所以,六称为老阴,七称为少阳,八称为少阴,九称为老阳。老阳和老阴是变化的:老阳是从阳变阴,老阴是从阴变阳;少阳和少阴则不发生变化,阳就是阳,阴就是阴。到此为止,得出了一卦的第一爻。
如此再重复五遍,一共就可以得到六爻,依初、二、三、四、五、上排列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卦了。而其中只要出现了老阳(九)或老阴(六),得到的就将是一个变动的卦。举例而言,如果六次分别得到的结果如下:
上 七 少阳●
五 七 少阳●
四 九 老阳● 将变为阴
三 七 少阳●
二 六 老阴● 将变为阳
初 七 少阳●
老阴和老阳未变之前,这个卦就是同人●;老阳变阴,老阴变阳,这个卦就变成了小畜。那么,这样的占筮结果一般就称作“筮得同人之小畜”,这里的“之”有到的意思;而其中的同人卦称为这次占筮的本卦或正卦,小畜卦则称为变卦或之卦。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占筮的结果通常不是一个卦,而是两个卦,并且两个卦可以是任意两个。那么,得到两个卦之后根据《周易》的哪一部分卦爻辞来判断占筮的结果呢?古人没有交代。到了南宋,学者朱熹根据《左传》等古籍提供的例子归纳出了其中的规律,虽然也有些含混的地方,但后来的人们基本上是接受的:
六爻都不变,用本卦卦辞;
一爻变,用本卦变爻爻辞;
二爻变,用两个本卦变爻爻辞;
三爻变,用本卦及之卦的卦辞,以本卦为主;
四爻变,用之卦中两个不变爻的爻辞;
五爻变,用之卦中不变爻的爻辞;
六爻变,用乾、坤两卦的卦辞,兼用之卦卦辞。
这样,得到相应的卦之后,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卦爻辞。占筮动作也就告一段落了。
2、对卦爻辞的分析
卦爻辞得到了,但是如何解读卦爻辞来对应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其他古籍中记载的易占实例,同样只能使我们知道那时候确实以《周易》为依据进行占卜活动,但是要从这些实例中摸出个头绪,总结出一套能用的占卜方式还差得太多。
比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陈公子完(敬仲):
“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
这是用《周易》进行占卜的事实本身,占卜的对象是一个人的命运而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情。
“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
这是这一次占卜得出的结论。操作过程得到的卦是“觀●之否●”,依据规则就是取观卦的六四爻辞:“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那么如何从这个爻辞得到“代陈有国”并且是“在异国”、“在子孙”这样的结论呢?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资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做君王的宾客)’。庭实(充满)旅百(数以百计的礼品),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落)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这一通详细的解说,在一般人看来实在是似是而非的。里面用了四个表示因果的“故”,看起来是说得够清楚了,其实仔细读来每一个因果都好像有些道理又总觉得有些牵强附会,更重要的是没有办法举一反三用到对别的事情的判断中去。
《左传•襄公九年》记载的另一个故事是说鲁宣公的夫人穆姜和鲁国大夫叔孙侨如私通,后来叔孙侨如与穆姜合谋想废掉正在执政的鲁成公,也就是穆姜的儿子。结果事情没成,叔孙侨如逃到晋国去了,穆姜则被软禁起来。这时,穆姜用《周易》占了一卦,得到的是随●。占卜师告诉她:“随其出也,君必速出。”意思说,您赶紧出走吧!穆姜摇摇头说:“不对!我知道随卦的卦辞是‘随,元亨利贞,无咎’。有了‘元亨利贞’这四种美德才能‘无咎’,而这四德我哪个也没有,我还‘随’什么?还往哪里走?肯定死在这里了……”
这是一个当事人对占卜结果提出质疑的例子,不过,我们注意到这种否决式的质疑的依据仍然是《周易》。事实上穆姜非常清楚当时的情形是不可能走的,那么错在哪里呢?不会是占卜出了错,一定是占卜师对卜辞的解释有问题!所以,这个尚有思考力和判断力的女人对占卜的结果重新作了分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周易》占卜中卦爻辞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正是这一环又给占卜师留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先秦,人们对占卜又有着一种奇特的崇拜。因此,后人看先秦的占卜记录自然就有了这样两个特点:第一,占卜的结果总是应验的;第二,卜辞的解说都是附会的,至少不像占筮的操作那样有明确的步骤并可重复、可类推。《周易》和许多相关的先秦文本就这样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首先,找五十根或者五十五根蓍草。没有也没关系,用牙签和火柴棍也行,我一般用的是围棋子。当然,如果你是自己关起门来算着玩,只要方便,用什么都行。如果你力气够大,也可以用五十个或者五十五个铅球来算卦。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其实只用到四十九颗棋子就够了,如果你一开始拿了五十颗,那就拿掉一颗;如果你一开始拿了五十五颗,那就拿掉六颗。


    现在,算卦第一步开始:把49颗棋子随机分成左右两组。别小看这么简单一个分组,这是有着很高深的象征意义的,象征着混沌初开,天与地一分为二。所以呢,这两组棋子,一组象征着天,一组象征着地。
  
第二步:天和地都有了,是不是该有人了?
  不错,从任意一组当中拿掉1颗棋子(也有人说只能从象征地的右边那一组里拿),这颗棋子象征的就是人。这样一来,天、地、人,全都有了,我们的祖先管这三种东西叫做“三才”。
    第三步:把象征天的那组棋子数数有多少颗,数清楚之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看看余数是几。
  任何数字除以4,余数都只有四种可能:1,2,3,整除。
  如果遇到整除的情况,我们就当作余数是4。好了,现在把余数拿开。
  比如,这组棋子一共有20颗,那么:20÷4=5,没有余数,那我们就把4当作余数,从这20颗棋子中拿掉4颗。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呢?这个数字多不吉利啊!为什么不除以8呢?”
  答案是:这也是有象征意义的,4在这里象征的是一年四季。看来那个时代的古人并不认为4这个数字有什么不吉利的,因为整个周易的算卦过程全在围绕着4。
    第四步:把象征地的那组棋子也照猫画虎,和第三步的做法一样。
  比如,棋子的总数是49,先拿掉了1颗去象征人,于是:49-1=48。
  48颗棋子左右分为两组,左边20颗,方才已经20÷4了,拿掉了作为余数的4颗棋子,还剩16颗,现在右边这组总数是:48-20=28,好了,照着第三步来算:28÷4=7,还是被整除的结果,所以,还是把余数当作4,从右边这组棋子里拿掉4颗。
  现在,右边棋子的总数是:28-4=24。
    第五步:把第二步里用来象征人的那1颗棋子,还有第三步被作为余数拿掉的4颗棋子,还有第四步里同样被作为余数拿掉的那4颗棋子归堆儿在一起。一共是几颗呢?很好算:1+4+4=9。
  注意:第五步里得出来的这个数字只有两种可能,不是9就是5,如果你算出来的数字既不是9、也不是5,那就说明你前边有哪一步算错了,你就从头再来吧。
    好了,从第一步到第五步,这套动作做完,叫做“一变”,意思是“第一套规定动作”。
  嗯,刚刚在第五步里不是说全部被拿掉的棋子“不是9就是5”吗,所以,象征天与地的那左右两组棋子在分别被拿掉余数之后,剩余的棋子总数不是40就是44。
  按照上面的例子,左边一组剩余16颗棋子,右边一组剩余24颗棋子,总数就是:16+24=40。
  从现在开始,“一变”结束,“二变”开始。换句话说:第二套规定动作开始。
    “二变”的第一步:把“一变”最后剩余的左右两组棋子重新混到一起,然后再随机分为两组。
  刚才我们“一变”结束的时候,左边一组剩余16颗,右边一组剩余24颗,现在混到一起,一共40颗,再随机分为两组。
    “二变”的第二步:和“一变”的第二步一样,从任意一组当中拿掉1颗棋子,我们就当是从右边一组当中拿掉1颗吧。好了,又是天、地、人,三才具备。
    “二变”的第三步:和“一变”的第三步一样,把象征天的那组棋子(左边一组)数数有多少颗,数清楚之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看看余数是几。
  我们假设这一组的棋子一共13颗,算法是:13÷4=3余1。
  余数是1,我们拿掉这一组中的1颗棋子。
  现在,这一组棋子的剩余数量是:13-1=12。
   
    “二变”的第四步:和“一变”的第四步一样。
  如果象征天的那组棋子总数是13颗,那么,象征地的这一组(右边一组)的棋子总数就是:40-1-13=26。
提醒:别忘了为什么要“减1”,那个“1”是象征人的棋子,在第二步里已经被拿掉的。
  现在,用右边这组的总数26除以4:26÷4=6余2。
  按老规矩,从右边这组的26颗棋子中拿掉2颗。
  右边这组棋子现在还剩下:26-2=24。

    “二变”第五步:和“一变”第五步一样,把第二步里用来象征人的那1颗棋子,还有第三步被作为余数拿掉的1颗棋子,还有第四步里同样被作为余数拿掉的那2颗棋子归堆儿在一起,总共是:1+1+2=4。
  注意:演算到这一步的时候只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不是4就是8。如果你得出的数既不是4,也不是8,那只能说明你哪步算错了,重来吧。
  我这个例子的得数是4。这时我们再来看看分别象征天和地的那两组棋子在拿掉4颗之后还剩多少。很好算:40-4=36。

  到这时候就该进行“三变”了,方法和前边的“一变”、“二变”一样。我这回说简单一点儿,只继续我方才的例子来说:把方才经过了“二变”之后剩余的36颗棋子再归成一堆儿,再随机分成两组,再接着走一遍那五个步骤:
    “三变”的第一步:把36颗棋子随机分成左右两组。
  
  “三变”第二步:从右边一组里拿掉1颗棋子。
  
  “三变”第三步:数数左边一组一共有多少棋子,然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
  我们假设左边一组一共有10颗棋子,那么:10÷4=2余2。
  把作为余数的2颗棋子拿掉,这一组还剩8颗棋子(10-2=8)。
  
  “三变”第四步:数数右边一组一共有多少棋子,然后把这个数字除以4。
  右边一组的总数应该是:36-1-10=25。
  继续算:25÷4=6余1。
  把作为余数的1颗棋子拿掉,右边一组剩余的棋子还有:25-1=24。
  
  “三变”第五步:左右两组一共剩下的棋子是:8+24=32。

     我们经过了“一变”、“二变”、“三变”,算卦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现在看看,我最后剩下的棋子一共是32颗。
  注意:这三道流程算完,最后的得数只有4种情况:24,28,32,36。
  无论你得出了这4个数字中的哪一个,再辛苦一下,做一个小运算,把这个数字再除以4。在我方才的例子当中,最后得数是32,于是:32÷4=8。
  算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终于算出来了一个爻。

  方才我们一共做了三次演算,最后得出一个数字:8。我们要把这个数字记录下来——你拿出一张纸来,在这张纸的最下端恭恭敬敬地记下这个数字:8。
   
    可是,“8”,这个家伙怎么看怎么都像阿拉伯数字啊,既不像阴爻,又不像阳爻,那它到底是什么爻啊?
  ——先不管这个问题,你就照“三变”的方法继续演算下去好了。
  怎么继续呢?一个字:重复!——把所有的49颗棋子重新归拢到一起,然后再来一次“一变”,然后再来一次“二变”,然后再来一次“三变”,最后的得数再除以4,把这个数字记在方才那个“8”的头顶上,这就完成了第二爻。
  现在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把新的得数记录在“8”的头顶上呢?为什么不能记在“8”的左边、右边,或者下边呢?
  答案是:在一个卦里,爻的顺序是从下到上的,所以,你演算出来的第一个爻要放在最下边,演算出来的第二个爻放在第一个爻的头顶上,等演算出第三个爻,再把它放在第二个爻的头顶上,直到全部六个爻都演算完成为止。这就像盖一座六层小楼,先盖起来第一层,然后是第二层、第三层,一直到最上面的第六层。
  第二个问题是:最后的那个“除以4”,如果除出来余数怎么办?
  答案是:不可能出现余数,除非你算错了。
  刚才不是说过吗,算到每一个“三变”的最后一步,左右两组棋子的总数只有4种可能:24,28,32,36。我们除一下看看:
  24÷4=6
  28÷4=7
  32÷4=8
  36÷4=9
  所以,最终的得数只有6,7,8,9这四种情况,我方才是得出了8,如果再经过一轮的“一变”、“二变”、“三变”,得数照样出不了这四种情况。

    要不我前边说过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算出一卦么,看看,多麻烦啊!费了这半天力气,现在刚刚得出了一个“8”,也就是说,刚刚求出了一卦当中的第一爻。
  算卦算卦,是要算出一个完整的卦的。一个完整的卦是由几个爻组成的呢?——六个。
  一个卦是由六个爻组成的,所以,既然要经过三次“变”才能求得一爻,那么求得全部的六爻需要几“变”呢?
  这太好算了:3×6=18。
  三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

  附:六爻卦的得位与得中。一个六爻卦是从下到上演算而成,1、3、5是阳位,2、4、6是阴位。若男性处在第2或第5爻时,在第2爻则得中不得位,不好不坏;在第5位得中又得位,吉利。对女性,反之亦然。

  占卜的7种方法:

  1、算出来的六爻当中只有一个爻是变爻,这个时候,就用本卦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2、如果卦里有两个爻发生变动,那就用本卦里这两个变爻的占辞来判断吉凶,并以位置靠上的那一个变爻的的占辞为主。
  3、有三个变爻,就不能用变爻的爻辞来判断了,得用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辞为主。
  4、有四个变爻,这时就用变卦的两个不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5、有五个变爻,用变卦的那一个不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6、有六个变爻,这得分两种情况。一是六爻都是阳爻(构成了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阴爻(构成了坤卦),那么,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辞判断吉凶,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辞判断吉凶。二是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六爻全变的情况,就用变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7、六爻一个都没变,这时用本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