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页1 跳转到查看:15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梦游说易》之十五;纳甲天干配卦起例初探

《梦游说易》之十五;纳甲天干配卦起例初探

纳甲天干配卦起例初探
        沈阳  梁宏 



京房易的理论应该是现代六爻的鼻祖。据学者考究,现在流行的六爻预测学,应是脱胎《火珠林》法。《火珠林》是火珠林卦法的代表作,成书年代当在唐末宋初。麻衣道者是唐末宋初人,相传为陈抟的老师,善相术,为中国历史上术数名人。《火珠林》是否就出于麻衣道者之手,尚不能定论。

《火珠林》提出了“卦定根源,六亲为主”,主张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进行断卦,继承了京房易的理论,又为后来卜筮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人称这种筮法为“火珠林”法,原因就在于此(郭志城、李郅高、刘英杰编著之《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

《火珠林》开篇卷一:易中明义

  四营成易,八卦为体;

  三才变化,六爻为义。

  注云:书有三而异用,卦皆八以为经。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自秦焚书坑儒,《连山》、《归藏》不传于世矣。又云:一曰治天下,二曰论长生,三曰卜吉凶。夫三才者,天干为上,能占九天之外,日月星辰,风雷云雨明晴之事;地支为中,能占九地之上,山川草木,人伦吉凶,否泰存亡之事;纳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四营成易也。

紧接就问:纳音为下,能占九泉、六道、四生、虚无等事?答曰:六十甲子生成,变化而行鬼神,是故天干管天文,地支管人事,纳音管地理。如乾卦初爻甲子动,占天文主风;占人事主子孙,六畜、花木、酒馔、忧喜等事;占地理,六穴中有石之类,可见对于纳甲筮法之重视程度。接着就举例:如占葬地,得姤之鼎卦,掘地五尺土中有石,其色大赤,离穴四十步,西南近柳树,当有伏尸,葬出刀伤之人,并主火灾。问曰:如何断之?答曰:世持辛丑,土伏甲子金,世下伏金,是土中有石也。巽下伏乾,是乾为大赤也,第五爻壬申化己未火,火克本宫为鬼,是伏尸鬼,申化未是西南方也。掘下五尺见石者,土类五也。离穴四十步有伏尸者,壬申金,重数四,加丑未土类五,二五成十,并申金四是四十步也。出刀伤人者,壬申乃剑锋金也;主火灾者,已未化火,未克辛丑世也。树旁者,己未火鬼,与壬午木合住,壬午乃杨柳木也----运用之神妙匪夷所思,出乎意料,想当代在世之筮家,难出其右者。

而火珠林卦法的纳甲六亲世应飞伏之说却来自于《京房易传》。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其弟子曾言:“房言灾异,未尝不中”,最后却以灾异干政而被杀。

  京房之所以驰名于中国学术史,是由于他开创了今文《易》学“京氏学”。《易》作为中国学术源头之一,研求者代不绝迹,京房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在京房易中,阴阳二气的对待深入于其各种学说。其纳甲体系,《京房易传》云:“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

  但是,在《京房易传》中只说明了具体的用法,却没有道明如此应用的依据,因此就给后世的研易者留下千古的未解之谜。“纳甲之说出于京房、焦贡之占法”(俞谈《读易举要》卷三);“京房之易言飞伏纳甲而已,费直之易言乘承比应而已,至魏伯阳作《参同契》借易以明丹诀,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四库提要(子部七)·易通变》)。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周易参同契》中以震、兑、乾、巽、艮、坤六卦表示一月中阴阳的消长,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表示一月中的日月地位。如震表示初三日的新月,受一阳之光,昏见于西方庚地;兑表示初八日的上弦月,受二阳之光,昏见于南方丁地;乾表示十五日的望月,受三阳之光,昏见于东方甲地,等等。最有趣的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也琢磨京房为什么就乾纳甲子外壬午?说“予尝考之,可以推见天地胎育之理”。他说这个“乾坤始于甲乙,则长男长女乃其次,易纳丙丁,少男少女居其末,易纳庚辛,今乃反此者,卦必自下生-----然亦胎育之理也。物之处胎甲,莫不倒生---”意思是说,人怀孕的时候,不都是大头朝下吗?所以这个纳甲也要倒着装的!

为了探求京房纳甲的道理,我特意卖了一本郭彧编著的名师说易《京氏易源流》(书无编著者介绍,网上查到的资料:郭彧(郭宝彧) 男, 1941 年 12 月出生。在沈阳读书,做过中学教员、专业地震台技术台长、计算机工程师、教育督导等工作。 1998 年提前退休,每日埋头于故纸堆中,自寻其乐。现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秘书长助理。 1989 年始专门研究《周易》图书学。与 李申 先生合编《周易图说总汇》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国际易学伯昆奖),个人出版(或正在出版)《周易图象集解》、《京氏易传导读》、《易图讲座 81 讲》、《河洛精蕴注引》、《 “ 风水 ” 史话》、《邵子全书(附注)》等书,另有《河洛津涉》、《易图钩隐》、《易图学指要》、《续四库提要辩证》等书稿。在《中国哲学史》、《国际易学研究》、《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在这本书里,编著者只是一般性的介绍了纳干支说,对于易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却避而不谈。而难得的是,在书中例举出了从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到近代尚秉合《纳甲考》共29位历代各位研易注易者对京房易学与术数易理的阐述与评价。我从头到尾翻阅一遍,看到多数的研究者都承认了魏伯阳的月相之说。唯独看到清代学者黄宗羲在《易学象数论》中对魏伯阳“月相说”进行了抨击,认为其说不符合事实。又举他人的研究成果“况月之行天,一岁十二月其昏旦出现之地,夜夜推移,无定位可指,来月所纳之甲非今月所纳之甲矣!同时对沈括的胎育之说也给予否定,尤其对一些想不明白就乱改古人定式的作法(如乾起甲子则坤当起乙丑;以及离纳甲,坎纳乙等等,还真符合当前易界胡乱创新之怪现状)给予还击:此皆无所证据,轻改古法!

例举上述的证据,是想说明从古至今,关于纳甲起始位置的来源问题,尚没有一个能服人的定论。那么自己也想不揣浅薄,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传伏羲画八卦的时候“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京房易传》也云: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意思是说,不管是易也好,爻也罢,其实不过就是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效仿和模拟。那么《京房易传》中介绍的纳甲起例讲“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 ,我琢磨着就应该是把从甲至癸的十个天干去合理分配这八个卦中。那么就要先确定这个甲起例的位置。从什么地方起最合适呢?甲的长生处在亥,在这里起例,应该最符合自然之理。而这个亥的位置正好是乾宫所在,乾是乾元,是万物伊始的象征;而甲也是一元始发的意思。所以甲起乾,颇符合自然之理。那么甲乙丙丁十个天干这么排了一圈,余下壬又回到了乾宫,癸到了坎宫。那这个多出来的壬也就自然归了乾宫。而乾的先天位置在上面的离位,离地支为午,所以这个壬就成了乾宫外卦的“壬午”开始起例处。同理,坤卦的先天位置在下面的坎位,癸也就成了坤外卦癸丑的起例处。当然大家肯定还会问,那为什么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呢?我觉得这个用法是京房对人类社会个人人生轨迹的模拟。天地定位了,那么乾坤者就是人类社会的父母也!父母这个家庭是以繁衍后代为己任的,那么自然就会生儿育女。孩子诞生了,新生的小男孩叫艮,小女孩叫兑,那分别就自然的配上了丙丁;这个少男少女没有多久就长成了中男的坎中女的离,这个时候再分别配上戊己二干;再后来就成了上了年纪的长男震长女巽,那就分别的配上庚辛二干;早晚他们会变成老头的乾和老太太的坤,这个时候,壬癸就属于他们的了---所以从人类社会的模拟来讲,纳甲天干的配置也是完全讲得通的。

盲人摸象的故事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谁能说我摸得大象尾巴就不是大象呢?

我子不才,井蛙之见,不揣浅薄,鲁莽直言,或为谬论,聊以备考。

其实浪费了半天时光,不过博仁人智者一笑耳,至于对错,就留给别人评说吧。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