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页1 跳转到查看:205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秦岭泥峪河上游石门探险考证记

秦岭泥峪河上游石门探险考证记

顾克美


  2017年4月30日,我们夫妻二人,与战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随兵一起,来到了他的老家西安市周至县翠峰乡农村。王随兵母亲高兴极了,赶紧给我们做饭吃。我们与随兵母亲一起吃了中午饭。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做到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还是有秦岭情节。面对着秦岭,当王随兵问我到那里转转时,我说进跟前的秦岭山里转转。记得多年前,我就从周至团标峪进过秦岭,走过十二天门,走到深山顶处,那儿的风光实在是太漂亮了,也见过一只很大的马蜂窝。忘记不掉。
  从2008年起,我利用周六或周日时间,一直穿越在秦岭深山中,算是老驴友了。也是级别资格很高的驴友,毕竟曾徒步穿越过太白山、鳌山、鳌山到太白山一线。这三条线路,是穿越秦岭最为艰险的线路。
  王随兵便很自然地领我们进了泥峪。
  车辆先是进入眉县境内,后又拐回到周至境内。原来,泥峪河上游都在周至境内,但流出秦岭,便又全部回到眉县怀抱中。过眉县横渠镇时,我立即想到的人物有两位,一是宋代大儒、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对张载所著《横渠语录》有四句精典的概括,被称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至高追求,也是读书做人的终极意义。另一位便是开国上将李达。我在研究中国红军长征历史时,我真的很佩服李达。宁都起义前,李达才是连长。1955年,李达被授予开国上将。这位眉县横渠人真不简单。
  进入泥峪,车停周至县竹峪镇泥峪河村支部院内。我很纳闷,明明是山青水秀的峪口,为何叫泥峪?应该与泥水与泥沙相关联的。我没有来过泥峪。但我没有准备登山,只是进山看看。事前没有准备,毕竟我还穿着皮鞋,这皮鞋是我们家乡江苏建湖县的森达皮鞋,不过已经脱胶。还有,今年三月,我为秦岭画派工作,徒步来回在雪地中行走了19个小时,才完成秦岭之颠太白山的登顶和返回任务。攀登时间太长,也已经严重超越身体极限,现左腿还在疼痛,还不能够继续徒步登山。
  可往前还没走到一里路,我突然看见了石门遗址的石碑。这上面有石门?依我登秦岭多年的判断,这石门阅历苍桑,这石门历史悠久,这石门肯定荟萃着历史故事。这石门肯定能通到陕南去,应该能够到达佛坪或者洋县。于是,我也不管不顾这已经开胶的皮鞋,更不去考虑已经受伤的左腿。一个字,赶紧往上走,绝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不见石门誓不休。
  泥峪,风景独到。想到石门,我已经无心欣赏风光,那还管它潺潺流水,那还管它奇松怪石。王随兵在征途中多次想后退,我多次以坚持想看看石门为理由,鼓励他随我继续前行。山路真不好走,多处就没有路,硬是从石头上爬过,有些路段,还有人工阻挡设置,你非得低姿匍匐前进才行。历经二个多小时前进,我们突然感觉一兀立山峰挡住去路,山路陡峭起来。正当我们攀登无助时,眼前豁然一亮,天门洞开,我们终于看到了令人神往的石门。果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石门历史所留痕迹,有开凿遗迹,有人员往来印痕。我仔细观察,此石门,宽一米多,高达三米,厚度四米,高山仰止,这事实上就如同一个天窗。正是因为有了石门,从关中周至到陕南,从泥峪便可以通行。
  站在石门口,大风起,云飞扬。抬眼望去,门藏古木秀林。俯瞰,茫茫林海,远眺,目醉神离。物我两忘,仅余美丽秦岭画卷。
  到达石门时,有三位山下采药人在石门里面休息。从他们所背的蛇皮袋中可见,他们当天的收获特别大,都是满满一袋子秦岭深山中草药。他们告诉我俩,从石门往下走,路程还特别长呢,来回得一天时间,里面风景更加漂亮,走到最高峰,便是海拔2823米的界石岭山峰,那儿可是一脚踏周至县、眉县和佛坪县三县。更加惊奇的是,五分钟后,我们又遇见了对面走来的九名穿越者,有大人,更有六、七岁的小孩。他们说自己是杨凌人,还说前面的路深不见底,因时间关系,便又原路折回,准备下山。我们高兴,分别与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思索,欣赏,惊讶。我们也很快下山。毕竟,山下,王随兵母亲还在等候我们。但我承诺,我会在合适的时间来临时,我会从石门再次穿越过,我会登顶界石岭主峰。
  回到家中,兴奋之情,依旧难以消弥,我对着我拍摄的图片《石门》,画了张国画《石门》。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关注石门来历。
  据《周至县志》记载:周至很早就有“周亶王,入泥峪,凿石门”的传说。泥峪石门遗址尚在,便是这一传说和记载的佐证。
  据当地百姓讲,南原一带还有“周亶王,占龙脉,这里将出三石(音担)六斗菜子颗的官”的传说。史料记载,这石门历史悠久,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文王祖父在这创业时,硬是用石头做工具,开凿石门,打通南原进出南山的通道,打通了与华阳、巴蜀一带的交往。在铁器尚不发达的早周,精神难能可贵,甲骨文中的“凿”,便有坚锐石头的形象。从中可见,石门所承载的东西是很多的,它应该是周朝兴起的见证,也是商纣灭亡的一面镜子。两个朝代兴亡的分水岭,居然可以从石门中看见,也正是石门直至今日依旧十分重要的见证。
  秦岭泥峪河上游石门探险考证记,我还真的学到不少东西。大秦岭,果真是父亲山。

(作者顾克美简介,男,1970年4月出生。江苏建湖人,大学文化程度)

TOP

 

两个朝代兴亡的分水岭,居然可以从石门中看见,也正是石门直至今日依旧十分重要的见证。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