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页1 跳转到查看:12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唐玄奘的故事

唐玄奘的故事

偃师县南的白云山下,有一风景秀丽,绿水潺潺的小村子,这就是陈玄奘,俗称唐僧的故里。
唐僧是我国有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他不但闻名全国,而且也为印度、巴基斯坦一带的人民所熟知。他的故乡,陈门宗亲世代都有出家之人。解放前,这已成为陈族的世传习俗。自从出了唐僧以后,他们更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在陈河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唐僧的传说故事。
1、唐僧出家
  陈河村,原名胨家谷。
  唐僧未出世前,这里荒草一片,豺狼出投。山上白云笼罩,深谷黑雾弥漫,人们过着凄凉、悲惨的日子。
这年春天,从缑山上飞来一只凤凰,落在陈家谷南的高台上,连叫几声,展翅飞去。随即霞光万道,黑雾消散,白云逃遁,整个山谷充满了瑞气。
这时,在村中间陈家院上空,升起了一片自云,陈家一个婴儿落地了,这个婴儿就是唐僧,父亲给他取名伟几。人们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来头,将来定千一番事业,就把伟儿家门口的小溪,改叫陈河,陈家谷改称陈河村,把落凤凰的这条沟称为“凤凰谷”,谷南边的高台,取名“凤凰嘴”。
伟儿自小聪明过人,长得眉潦目秀,很惹人喜爱。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里穷,读不起书,他只好到寺院重去听老和尚讲经。时间长了,再加上他记忆力强,很多经卷已经能够背下来。
一次,路过白鹿寺,又到经堂门前昕和尚们讲话。不一会儿,住持长老向小和尚提问,众僧是面面相觑,无言对答。这时,站在门口的伟儿脱口而出的把经文背了出来。老和尚非常惊异,忙走下讲经,仔细打量,看他穿着虽然粗陋,却相貌堂堂。眉宇间还流露出一股英气。老和尚满心欢喜,劝他入寺。伟儿回家和母亲一商量,他母亲也因家境的贫寒,就把他送到寺里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黄。
时间不长,玄奘就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有时,他提出的问题,连多年把持讲台的老师父也回答不上来。所以得到老和尚的赏识,推荐他到当时全国有名声的几座寺院去学习。后来玄奘为了寻求佛教的真经圣谛,开阔胸怀,就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到印度去取经。由于他是唐朝的和尚,因此人们都叫他唐僧。
2、稀柿胡同
在陈河村一带的人们,常把泥泞的道路,说成是“稀柿糊涂”。这与唐僧回故里还有点关系。
唐僧印度取经回来,就带着众徒儿回家探望久别的母亲。 
  那时,这一方,地面宽阔,人烟稀少,满山遍野的瓜果,很少有人采摘。特别柿树,平原、山岭到处都是。秋末冬初,枝叶凋零,成熟的柿子落了一地,根本没法下脚,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唐僧师徒走到这里,感到实在是寸步准行。
  这时,只听猪八戒说:“师父,这一次归家探亲,徒儿没有好礼物孝敬高堂,我老猪也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气办大,待我给你们前边开路,也好让师父早会儿到家。”
  说罢,他前蹄抓地,后腿用力蹬,头一低,用他那足有尺把长的嘴,拱超地来。
  他一边走,一边拱。在他的身后,翻起两道土垡,身后成了一条平坦的深沟,足有几十里长,直通陈河。他们师徒就顺着这条蜿蜒曲折的新壕,向家乡走去。
  以后,人们把这条沟叫作“四十五里稀柿胡同”。这一道沟拱下来,路是好走了,但猪八戒的嘴磨短了几寸,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由于猪八戒拱沟时,烂柿子的酸味把他呛坏了。从此以后,他怕酸味。直到现在,猪还是“吃臭不吃酸”。
3、扫墓祭母
  唐僧一去西天,多年未归。他母亲在家日夜思念,忧郁成疾,贫病交加,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唐僧到家,得知他母亲过世的消息,悲痛不止,立即带着徒儿,与族人同去母亲坟上祭奠。
沙僧牵着马,悟空在前边察看动静,八戒手执耙子探路。唐僧随定乡亲,沿着深谷向前找去。
走到他母亲安葬的地方——凤凰嘴下,因为时间已过了十多年,加上荒草齐腰深,坟墓又经风刮雨淋,已很难寻找了。
  谁知就在他们走过的地方,所有的马蹄窝里涌出了一股股泉水,淙淙直流,水势越来越大,便成了一条河。人们把出水的地方叫马蹄泉。
  这时,悟空说:“师父,你来看。”大家顺着他的手望去,只见大水下,有一个土堆,虽然水高于土堆,但土堆周围却没有一点水。再认真一瞧,土堆前,有一石碑,上刻“陈母坟”三字。师徒四人,上前一步,向水打躬施礼,水立即退了一截儿。于是他们来到墓前,虔诚地举行了祭扫仪式。
这一条河,说来还有点奇怪,多少年来,不管是山洪暴发,还是河水猛涨,陈母坟虽然临近水边,可是水总到不了坟上。这条河东来后,不敢冲撞陈母坟,只得向南流去,再向西,而后折向北。转了这么大的一个弯子,又自东而西,故人们叫它“倒流河”。
4、晾经台
    唐僧扫墓祭母之后,又跨上自马,去看望他从小出家的白鹿寺。谁知凡马踏过的地方,照样还是涌出水来,形廊群滔滔河流。
    到了柏谷坞这个地方,唐僧忽然发观他马身上的经卷被水溅湿了不少。这是他多年的心血结晶,怎能轻易弄环,于是勒住了马头,赶快把经卷卸下来。悟空、八戒、沙僧急忙把经卷抬到高台上。台上有一个观音寺,以后人们把观音寺改称了“晾经台”。又在台上前边新修了殿堂,并在墙壁上塑了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烧香敬佛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了。
  马蹄踏出水的这条河,由此流淌起来,天气再干旱,它总是波浪汹涌。 
历代传递公文的人役,只要是在这里弄湿了公文,可以不追究责任。一是因为这里水流湍急,二来,佛法高强的唐僧都湿了经卷,何况凡夫俗人呢?
5、八戒筑河
    马蹄踏出水后,马也受惊了,顺着古老的马涧,奔驰而上。向东南飞腾,直跑到佛光寺前,跑过的地方,又形成了一道马跑泉。 
  河越流越大,水越聚越深。庸僧看势不妙就念起咒来:“水从虚里来,还到虚中去。”刹时大水又不声不响地从地底下流走了。只昕到水声,看不见水流。这就是这一带著名的“马涧水声”。
不过在河身最下边的一段,还聚着很多的水。八戒急了,用耙子向东南、两北猛筑了几下,扒开了个口子,潭水便注入了伊河,八戒抡起耙子再筑时,因川力过猛,耙头掉了,耙齿也断了一根。从此,人们把这把这个地方叫扒头村。当地群众用的所谓十齿耙子,也只有九个齿。
唐僧回到白鹿寺后,同师兄弟畅叙了离别之情,给他们述说了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并讲述了佛教的来龙去脉。众僧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长老的主持倡导下,改白鹿寺为唐僧寺,并又修建丁大殿,塑了丈高的庸僧佛象。现在大殿两壁上画的唐僧取经故事,还依稀可辨。
  从此,唐憎寺香火更加旺盛,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这里朝圣拜佛。

TOP

 

xiaoou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