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页1 跳转到查看:13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背诵,也是一种享受

背诵,也是一种享受

李俊华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背诵,觉得背诵一段古文、诗词是一种享受。
二十多岁时迷三国,特别是《三国志》觉得文言文就是过瘾!抑扬顿挫,言简意赅。那时,口中、心中时时浮掠而过的,常常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历史中,关羽的忠义形象流传近两千年中绵绵不绝,是有缘由的,这与陈寿对《三国志·关羽传》的精彩描写有关:关羽被曹操俘虏后,爱才的曹操派张辽探问关羽实情,关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吾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这四十余字真有如洪钟大吕般感天动地、掷地有声。后来民众把关羽比喻为“忠义”的化身是有道理的。
有时候,某篇古文主旨与自己心底意识、经历暗合,就更加喜爱、默诵不已,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话“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每次背诵或默写到这里,我心里都会窃笑:敢情这位秦王在唐雎“逼急了我就和你拼命”面前,也是个怕死的草包啊!
文言文的精彩处,仿佛一个字就是一座城池、一座大山。而翻译成白话文,立刻觉得成了白开水,寡淡无味。
三十多岁时迷上了《红楼梦》眼前、心中经常出现的就是憨傻呆萌的宝玉和一群天真烂漫的女孩子。于是我也学着傻傻的宝玉,口中念念有词道“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甚至1956年人民文学版的序言,也如字字珠玑:“雪芹一死,身后无儿,只余一个‘新妇飘零,无依无靠’,家中所有,只是琴剑在壁,遗稿零残,无人收拾。一二好友,絮酒生刍,鹿车送葬,洒泪青山,殡埋了这一位旷代的天才,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者”。这段序言以超一流的形象思维、凝练的白描笔法,再现了曹公逝后凋零凄凉的身后情景,催人下泪。从三十四、五岁开始读《红楼梦》到四十余岁的大约十年多,我每年都要读两遍《红楼梦》,而每次读,似乎都免不了要重读一遍这个序言--------背诵也是这般神奇,分明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依旧要再把文字看一遍,似乎还要把刻在心头的记忆再与文字相聚一番才踏实、才能回到心如止水般的宁静中。
不得不说,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也是很好的。在第98回里,写到宝玉重游了太虚幻境后醒来那一段:“只见案上红灯,窗前皓月,依旧锦绣丛中,繁华世界”,我觉得这几句话就极有雪芹神韵。
到了四十六、七岁我在清洗组时,工作最累,却也能每每在汗如雨下中默默背诵《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数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客观说,王勃的《滕王阁序》文辞的优美远大于文章的意义,是骈体文历史上璀璨的一页。它的严谨对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流畅,冲淡了我23个月清洗工的汗水苦涩,使我常常在愉悦中完成定额。可以说,《滕王阁序》功不可没。
背诵固然好,但我仍不满足,汗如雨下的工作间隙,我还会用默写来抒发心中强烈激情,车间里各种报表、工艺卡的背面,都是我信手拈来,任意涂抹、书写的好材料。唐诗宋词、古文、京剧唱词都是我一边练字,一边抒发心中激情的时候。
在老厂工作时,我的机床处在车间通道的路口。而机床上也有块平坦地、铺垫了块胶皮。工作间隙我就用粉笔在胶皮上随意涂抹。还记得写《出师表》最多,特别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颓败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也许是我的粉笔字还能寓目吧,常常引得过路人驻足观看并啧啧赞叹。每到这时我也挺得意,心想,你们不必赞叹,我自己都赞叹过了!一笑!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在生活中背诵是一个极快乐的事,它能在平静中带给我们愉悦,享受无穷。 2019.12.31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