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页1 跳转到查看:289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键盘左右键可以进行前后翻页操作
帮助

杭州实山水地貌

杭州实山水地貌


杭城西郊,群山起伏,为典型的丘陵地形,属天日山余脉。山岭主要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吻合。丘陵海拔一般200至300米左右,最高峰为天竺山,海拔412.5米。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即从高丘陵区往东北方向逐渐过渡到低丘陵以至平原。丘陵地面沟谷纵横,发育方向受当地构造或岩性控制,多作北东一南西、北西一南东和南北等方向展布。沟谷规模,一般暂时性流水的沟谷较小;常年性流水的沟谷稍大些,最长者达五、六公里。葱郁的群山还深藏古洞、名泉。如“烟霞三洞”、
“栖霞洞景”、
“西湖三大名泉”。丘陵区南部水流注入钱塘江,北部水流汇入太湖流域。


杭州西郊,群山环抱西湖,据其岩性的差别、山势高低分为内、外两圈。外圈的群山,主要有北高峰、美人峰、竹竿山、天竺山、万林背山、五云山等,由志留、泥盆纪岩屑砂岩、石英砂岩构成,属高丘陵地形。山峦雄伟姿奇,挺拔险峻,山脊轮廓清晰。山坡和坡麓地带发育有侵蚀及堆积的地貌。象古荡至留下的坡洪积裙,由十余条沟谷下段的扇形地连结而成,扇顶高三十至四十米,扇缘伸入平原之下。在外围群山中还残留三级古夷平面,高者在白垩纪略具雏形,余者分别形成于早、晚第三纪。内圈的群山,主要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将台山等,主要由石炭、二迭纪石灰岩构成。诸山均是向斜山地,以南高峰为最高,属低丘陵地形。岩溶丘陵;山顶平坦,沟谷和扇形地规模均较小。山间还发育两级古夷平面,分别与高丘陵区的中、低级夷平面相对应,且比同级略低。区内石灰岩遭受强烈的岩溶化作用,岩溶形态发育齐全。诸如溶沟密布,石芽丛生,溶洞屡见不鲜,地貌景观勘为西郊群山之秀。内圈的群山,除岩溶丘陵外,还有横亘西湖北缘的葛岭、宝石山,由火山碎屑岩组成,海拔在百米左右,属低丘地形。宝石山地貌景现气势磅礴,奇峰从山巅拔起,石峡陡立状观,绝壁通幽,光圆突兀的怪石琳琅满目,赭色宝石(碧玉)嵌入岩中。葛岭之西的栖霞岭,古木参天,掩映着五大岩洞。岩洞与岩溶洞穴迥然不同,洞景雅静别致,独具风光。


杭州东部,为第四纪堆积平原区,系坦荡辽阔的杭嘉湖大平原的边沿部份。平原表部,在钱塘江两岸由亚砂土、粉细砂组成;其他地区皆由亚粘土、粘土所构成。地势南高北低,在武林门至良山门一线以南海拔7至9米,往北降至3至4米。平原上池塘众多,人工河渠纵横交织,尤以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最著名。运河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它的南端终点在杭州拱废桥,往北经浙江省的余杭、德清、吴兴等县境入太湖。运河是本省重要的内河航运交通线,又是平原区王农业主要供水水源。


杭州这神姿各异的山水风貌,有其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从地质学观点,对如下的风景点作一成因解析。

一、西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其南、北、西三面被秀丽挺拔的群山环抱,东为平原、组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周貌。西湖水光潋滟,平洁如镜,景色宜人,是我国以西湖命名的三十多处湖泊中,
自然风光最秀丽和最著名的一处。据历史记载,西湖早期称明圣湖、金牛湖、武林水、钱塘湖等,唐宋时才叫西湖或西子湖。现在的西湖,南北长3.3km,东西宽2.8km,周长15km,面积5.66km2。湖水平均深度1.55m,蓄水量约1000万方。全湖分为外湖(西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部分。湖面碧波荡漾,苏堤、白堤象绿色的锦带漂浮湖上。孤山是湖中一岛,兀立在外湖与北里湖之间。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鼎足于外湖。各湖水经拱桥互为沟通,游船可以荡漾全湖。环抱西湖的群山,北面有宝石山、葛岭;南面吴山、夕照山;西面丁家山、三台山等,湖映山,山托湖,湖山一体,
自然美景奇秀艳丽。环湖一带绿草如茵,林木葱茏,四季鲜花争妍,季季、处处景色各异。尤其“西湖十景”传诵最广,更为西湖增添光辉。

西湖象一棵银光闪耀的明珠镶嵌在马蹄形山峦北东端的缺口处中央,此处恰是西湖复向斜(核部)倾伏地段,初始地形低洼,为西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冰后期,,海面频频上升,海侵规模由小逐大,致使现今西湖位置(当时地势低洼)泄水不畅,汇集四条古溪流之水而成“古西湖”
(图2-3-1)。尔后,随着海面持续上升,海侵范围不断扩展,海岸线逐渐往山前推进,直至全新世中期海面达到最大高度,海水直泊山麓,古西湖沦为浅海海湾。全新世晚期,杭嘉湖平原已成陆地,而杭州市仍旧处于水下,西湖尚未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塘江所挟带的泥沙大量堆积在鼓楼至体育馆一线以东地带,形成水下边滩。边滩一方面向钱江推进,一方面迅速淤高,久而久之成为潮间浅滩,以至潮上带,逼迫钱塘江南移。大约距今两千年左右,市区成陆,并在潮滩至环湖西路之间形成浅洼地,西湖初步定型。西湖出现后,又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竣掘与治理才奠定今日的规模。

 
 
 
 
 







图2-3-1
西湖演变示意图

1.全新世早期的古西湖,
2.全新世中期的西湖海湾;

3.全新世晚期的古西湖,
4.现代的西湖

最后编辑夜阑雨 最后编辑于 2008-12-26 14:38:41

TOP

 

二、之江与钱江溯 钱塘江是我省第一大河,早期称“浙江”,隋唐之后才叫“钱塘江” 又名“之江”。它跨越安徽、浙江两省,向东流入杭州湾。据浙江省钱塘江水系考察队《钱塘江水系考察报告》,从源头到澉浦全长约515km,流域面积(从源头到闸口)约41700km2,年平均迳流量为382亿方。钱塘江属山溪型河流特征,上游多峡谷急流,水位变化幅度大,有暴涨暴落现象。河口因潮汐影响显著(潮区上至周浦),潮差也很大。如闸口站1958至1970年观测资料,最高潮水位8.01m至9.01m,最低潮水位3.59m至5.35m。钱塘江自闻家堰以上,因受两岸坚硬岩石的约束,江道弯曲度甚小。当向下游奔流过闻家堰进入平原时,江流和潮汐的侧向侵蚀作用强烈,所以在不断地侧蚀六和塔屹立的岸(凹岸)边物质,而在江对岸(凸岸)滩地处堆积。这一作用造成凹岸渐渐后退,凸岸相应前进,致使江道愈趋弯曲,最终形成今日的河曲。登上玉皇山之巅,远眺钱塘江在闻家堰至杭州闸口间左弯右拐地向东奔流。江道蜿蜒曲折,形如一个巨大的反写的“之”字(图2-3-2),故钱塘江又称“之江”。“之”字的躯干是钱塘江,西湖形似“之”字顶头一点。




 
   
 
 
 
 
 
 
 

图2-3-2
反“之”字形示意图
图2-3-3
喇叭口示意图

钱塘江口,犹如一只大喇叭(图2-3-3),江口大而江身小,张着口朝向东海。在杭州湾出口处江面宽达百余公里,自此向上到澉浦逐渐变为二十公里,再往上游至海宁盐官突然变窄约三公里左右。当起潮时,潮流汹涌地由江口向内江推进,因其江道愈来愈狭窄,致使水面壅高,后浪赶前浪,一层迭一层,顷刻间形成巨大的潮头溯江而上。从大尖山口至杭州闸口段都可看到涌潮现象。尤其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千古称绝的“钱江大潮”,刹那间漫江沸腾,波涛万顷,江面上出现一道高为一至二米(最高达三米)的白浪大墙,其汹涌澎湃的气势,成为天下奇观,闻名中外。据记载,观潮的历史较悠久,观潮地点已有几次更换。唐宋时期,在杭州附近观潮。从明代起,海宁盐官又成了观潮第一胜地。现在涌潮最强烈地点已转称到萧山头蓬,所以在杭州近郊的四堡、七堡也可现赏到较大的涌潮现象。观潮位置的迁移,主要由于钱塘江泥沙冲淤变迁,造成潮水高涨中心相应改变位置之故。


三、宝石山

宝石山的突冗怪石,千姿百态,威武险峻,百看不厌。它的形成,与走向NE60至NE70、NW300至NW320两组相互交叉的节理和火山碎屑岩本身密切有关。宝石山由块状熔结凝灰岩组成,岩石结构致密,岩性坚硬,抗蚀力强。这类岩石在节理密集处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菱体。风化作用沿着菱体周围的节理面进行纵深剥蚀,使其岩块蚀去棱角,层层剥落(球状风化),年复一年,岩块渐趋浑圆状外形,最终把菱体雕塑成光圆突兀的怪石撂在原位。
宝石山上的石峡和悬崖,多作北东东或北西方向展布,倾角70至80,甚至直立,分别与相同走向的节理产状完全吻合。关于成因,与兀石塑造的道理雷同。但是一般在一组节理相对发育地段,且节理延伸较长的情况下,可形成石峡或悬崖。其发育过程,系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循节理面进行纵深剥蚀及侵蚀,使之节理面渐趋扩大,岩石碎片不断被带走、淘空。风化作用的最终结呆,便形成笔立的石峡,如正川洞之西的石峡最宏伟状观。至于宝石山上的险峰、悬崖的成因机制,与石峡形成过程同理。

宝石山,赭色“宝石”,比比皆是,造型各异,大小不等,闪闪发光,逗人喜爱,故由此得名宝石山。
“宝石”,系碧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酸性火山喷发的产物.实际上就是火山喷射出的二氧化硅成分为主的岩浆粗大碎屑,并被岩浆中氧化铁染成红色。



四、栖霞洞景


在林木葱茏的栖霞岭上,分布有景色绝妙的五大名洞。即黄龙洞、金鼓洞、紫云洞、卧云洞、蝙蝠洞,组成“栖霞洞景”。诸洞中以紫云洞最为宏伟状观,洞身主体长约80m。黄龙洞、金鼓洞系由人类活动的结果。其余三洞几乎位在同一条直线上,洞形平直简单,走向NE35至45,洞顶平整如板且向南东倾斜,倾角35至40

它们全是大自然的赐予,主要循火山碎屑岩层面发育的,受沉积岩夹层控制。在栖霞岭一带,火山碎屑岩夹一至二层凝灰质砂、泥岩或层凝灰岩,单层厚五至十米。上述三洞的走向、倾向、倾角,完全与这类软弱夹层的产状相吻合。经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循松软的沉积岩夹层进行剥蚀、侵蚀和浸泡软化,其碎屑物质被水流搬运带走而淘空,逐渐刻凿出倾斜状深槽。深槽顶板为坚硬的火山碎屑岩,并发育有北东东、北北西或北西向节理,大大降低了顶板的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巨石崩落,岩洞初具规模。岩洞发育去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地向纵深方向发育与扩展。然而,岩洞并非无止境地发展下去,因为随深度的增加节理趋于减少或呈闭合状,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水的循环交替作用亦随之变弱,所以岩洞发育到一定深度时趋于最终定型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基于上述,今日的绝妙洞府,由两类不同的岩性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剥蚀、侵蚀的结果。象这种成因的岩洞,称为崩坍岩洞。


五、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它与灵隐寺相互衬托,最享盛名。飞来峰绿树成荫、根深叶茂,状如椭球体。长轴800m,呈NE50方向展布,宽占长轴半数。海拔167m,属岩溶低丘地形。山顶浑圆,东南、西南山坡平缓;东北、西北坡峻峭。在飞来峰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分布有北高峰、美山峰、天竺山、天马山等高峻山岭。飞来峰与外围山岭之间,为溪涧或平缓坡麓地形,呈环状紧紧裹着飞来峰。把飞来峰与外围山岭分割开来,形成“峰外有溪、溪外有山”的奇特景观。在这种地形环境下,飞来峰显得瘦削突兀,给人以“飞来”之感。


飞来峰处在向斜核部,由船山灰岩和少量黄龙灰岩组成。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酷似一块”浮石”内有千孔百洞。最著名的是一线天、通天洞、玉乳洞、老虎洞等。玉乳洞、老虎洞,同属一个水平状岩溶洞穴。老虎洞在上侧,玉乳洞属下方,走向NW320
皆受石灰岩层面控制。洞底平坦,往北东方向倾斜。洞顶不平,倒垂石钟乳,“玉乳洞”之名,便由此而来。洞宽十米左右,洞高一至三米,呈扁平状厅堂形态。厅堂之间,由NW300至320方向的狭窄甚至通天或低矮的廊道贯通,迂回曲折,洞中有洞。一线天,沿NW305方向节理发育,顶宽不足半米,洞高七米。仰望洞顶,经溶蚀扩大的节理面射入一线天光,即“一线天”的来历。通天洞,受北西三百度及北东二十五度两组节理控制,在节理交汇处崩坍与天相通,洞高约十三米。飞来峰外围的山岭,处在飞来峰向斜冀部位置,由泥盆纪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组成。因砂岩抗蚀力强,形成高丘陵地形,山峰险峻,山坡陡峭。在飞来峰与外围山岭之间地区,分布石炭纪砂、泥岩地层,岩性松软。同时又受北东及北西向断层切割。经风化作用与流水作用循这一薄弱地带剥蚀、侵蚀而形成低凹地形,把飞来峰与外围的山岭分离开。于是,飞来峰孤立无靠,形似飞来。因此,飞来峰的塑造,系组成向斜的不同岩性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差异侵蚀的结果,并非是飞来的。


飞来峰北坡岩石壁上338尊栩栩如生的石刻造像,与原有的自然景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飞来峰和灵隐寺增辉添色。这石窟艺术都是五代至元朝留下的雕刻艺术瑰宝。其中笑逐颜开的弥勒佛石像,生动逼真,增加无限生气和活力,是宋代的作品,具有独创风格,可称艺术上的杰作。从飞来峰石窟造像来看,足以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刻凿石像的岩石的选择是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石像雕刻的取材也与众不同。如飞来峰石像,均雕凿在石炭纪石灰岩上面的。这类岩石多呈块状,结晶颗粒不粗,胶结牢固,结构致密,岩性均一,硬度低。因此石炭纪石灰岩,刻凿条件好,容易雕成完整的石像,保存时间又长,而且越磨越光滑。杭州其他地方的石刻造像,皆雕在此类石灰岩上面。不过,二迭纪石灰岩,因合有大量燧石结核,且夹非灰岩薄层,所以雕不成完整的石像。


六、岩溶洞壑


岩溶洞穴,主要是地下水循节理裂隙、断层带、各类接触带等,对可溶性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和机械侵蚀的结果。岩溶洞穴的形成,与岩性关系密切。象石炭纪灰岩,质纯、性脆,非溶物质合量低,易受溶蚀,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水平状洞穴。如蝙蝠洞、烟霞洞、水乐洞、玉乳洞和呼猿洞等。二迭纪石灰岩,由于富含燧石,且具硅质、泥质、炭质灰岩和泥(页)岩及硅质岩洞层,岩溶发育微弱,一般生成小型溶洞和溶沟、石芽等形态。如吴山石芽发育较为典型。从外表上看,又象十二生肖的动物,故称“十二生肖石”。此外,地质构造尤其断层,可直接影响或控制岩溶洞穴发育、展布及其发展趋势。其中NE、NNE向断层组,规模大、发育深、影响带宽,往往成为地下水深循环的良好通道,为岩溶特别是大中型岩溶洞穴的形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NW、NNW以及其它方向断层组,节理或层面等常控制中、小型洞穴展布格局。另外,新构造运动间歇性的抬升,造成岩溶洞穴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特征。尤其大、中型水平状溶洞成层性更为明显,在基准面以上大致分为三层。即海拨160m至180m(千人洞、烟霞洞、紫来洞等);海拨80m至90m(水乐洞);海拨40m至60m(玉乳洞、蝙蝠洞等)。杭州,溶洞以紫来洞、烟霞洞、水乐洞、千人洞、玉乳洞等最著名。

紫来洞,又名飞龙洞,位在玉皇山东南坡。洞景幽幻,夏季凉爽宜人,吸引游人留连忘返。洞外丛林莽莽,清秀雅致。该洞发育在石炭纪、二迭纪灰岩中,受北东向断层控制,洞长约80m(图2-3-4)。洞口朝向东方,入洞后豁然开朗,宛如厅堂,厅底平坦且呈阶梯状,厅宽10m至20m,厅高2.6m,最高处达10余米。厅内天窗笔直如筒,抬头仰望烈日当空。厅后暗洞被粘土充填,未见尽点。


   
 
 
 
 
 
 

图2-3-4
紫来洞形态平剖面图


烟霞洞、水乐洞,位在南高峰东南坡的满觉陇。满觉陇素以金桂、银桂而著名,每逢桂花盛开季节黄白一片,香飘十里,所以被誉为“金雪世界”。烟霞洞位在水乐洞上方,两者都发育于石炭纪石灰岩中,洞底平坦,洞形简单干直。烟霞洞,洞口朝南,洞身沿南北向断层发育,仰望洞顶可见断层遗迹。洞长40m,,洞宽1.5m,,洞高1.5m至5.0m。水乐洞,有两个洞口,洞内合为一厅,厅后即是主洞。洞体走向近东西,洞长80m,洞宽2.0m至4.0m,洞高1.0m至2.5m。洞内地下水自西往东流,流量较丰富,终年不涸,水质良好,
已成为生活用水水源。地下暗河上铺石板,游客行之其上,观赏洞景和欣赏流水淙淙作响,给人以“不见琴弦,只闻琴音”之感。

TOP

 

七、杭州名泉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杭州地下水可划分为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杭州名泉,几乎都是裂隙泉和岩溶泉。前者如虎跑泉、定惠泉、真珠泉;后者有龙井泉。

虎跑泉,名冠杭州诸泉之首,素有天下第三泉之称。该泉位于杭州西南白鹤峰下,遥对玉皇山。因有清泉在,特地建了虎跑寺。寺外群山环峙,寺内花卉繁茂,景色清幽。寺后石崖常年水珠欲滴,故称
“滴翠崖”。崖下塑有一虎,形象逼真。泉水涌出处建成泉池,即为虎跑泉。泉水出露于泥盆纪石英砂岩中,位在山间集水漏斗内,海拨五十余米。该泉位处青龙山背斜南东翼,岩层向虎跑泉方向倾斜;同时又受虎跑断层控制。裂隙水循复杂的节理系统、岩层层面和虎跑断层带往虎跑泉方向汇流,在断层陡壁下方沿两个泉眼涌出地面,流量每秒0.5至1.0公升,四季变化甚微。东边的泉眼称虎跑泉,西边的泉眼叫定惠泉,两泉相距30m。水质为重碳酸·氯---钠·钙·镁型水,固形物每升0.02克,pH值5.7,总硬度0.334德度,放射性氧气合量每升26至30埃曼。甘美的虎跑水泡清香的龙井茶,爽口清心,泌人心脾,被誉为“西湖双绝”。由于水质纯净,泉水表面张力大(表面张力系数80.8达因/厘米)。把泉水舀进杯中,再投镍币,水面高出杯口二至三毫米不外溢,或将镍币轻轻平放在水面上而不下沉。

定惠泉,昔日曾是杭州较佳的泉景之一,现已加盖封闭,颇有必要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供游客观赏。

真珠泉,原是杭州较著名的泉景之一。该泉在虎跑山之西的真珠坞内,出露于泥盆纪石英砂岩中,位居梯云岭一红庙山断层带上。泉水自断层带深部上涌,连续冒泡,如同珍珠,流量每秒零点五至一公升。水质纯洁,清冽甘美,放射性氧气含量三十四埃曼.


龙井泉,是裸露型岩溶水天然露头。在岩溶泉中它最享盛名,从三国时期就称著于世。该泉位于南高峰向斜挠起端,石灰岩倾向北东,与地形坡向一致。同时,泉周围经断层影响,裂隙纵横发育,并与灰岩层面相互沟通,构成岩溶水向龙井泉迳流的良好通道。另则,在泉的西、西南为高大的山岭,集水面积广大,可为龙井泉提供丰富的补给水源。在上述地质、地貌条件协调配置下,龙井泉水在九溪沟和龙弘涧之间的垭口北侧出露地表,永不枯竭,流量每秒零点五至一公升。水质为重碳酸---钙型水,固形物每升零点二六克,总硬度十三点七德度。晶莹的泉水泡龙井名茶,清香溢口,品茗者赞誉不绝。

TOP

 
1/1页1 跳转到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