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关于周易卦序——周易的哲学思想

下面首先讨论夬姤卦的错位。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夬姤两卦分别是通行本卦序中的第四十三卦和第四十四卦,位于第二十五卦体。关于通行本夬姤卦的错位,我想从易数、易象和易理三个方面讨论。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一、易数对等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周易》全经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阳爻和阴爻各为一百九十二爻。关于通行本卦序中上下经的阴阳爻分布,明来知德在其《周易集注》中做过专门分析:“上经阳爻八十六,阴爻九十四,阴多于阳者八;下经阳爻一百零六,阴爻九十八,阳多于阴者亦为八。是卦爻之阴阳平衡。若以综卦论之,上经十八卦成三十卦,阳爻五十二,阴爻五十六,阴多于阳者四;下经十八卦成三十四卦,阳爻五十六,阴爻五十二,阳多于阴者亦为四。是综卦之阴阳爻亦均平。”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来知德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卦序上下经阴阳爻的平衡问题,一是六十四卦本身,二是三十二对反覆卦组成的三十六错综卦体。从来知德的分析来看,通行本卦序上下经阴阳爻的分布并非是均衡的,但是因为上下经的阴爻和阳爻差值相等,来知德即认为“均平”。如果在现有的反覆对卦排序基础上随意移动对卦(相错综的卦),从上经到下经,或从下经到上经,都能保证上下经阴阳爻的差值相等!而并不是真正的上下经阴阳爻“均平”。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而恰巧的是,通行本上下经阴阳爻的差值正是夬姤两卦的阴阳爻的差值(八),上下经错综卦阴阳爻的差值正是夬姤错综卦(夬卦)的阴阳爻的差值(四)。将夬姤卦移到上经,上下经阴阳爻、错综卦阴阳爻能够平衡。所以夬姤卦的错位是造成上下经不均衡的原因(参见图四和图五)。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夬姤卦的错位也是造成咸恒、坎离换位的根本原因。由于夬姤卦错移到了下经,上下经错综卦体数失去了平衡,传易者不得不将位于上下经交界的坎离和咸恒互换,以达到上下经错综卦体数的平衡。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在文王卦序中,夬、姤卦和咸、恒卦位于上经,坎离位于下经,上下经错综卦体数都为十八个,上下经阳爻数各为九十六,阴爻数亦各为九十六,且上下经错综卦体阳爻数为五十四,阴爻数亦为五十四。不论易卦数、卦体数、易卦阴阳爻数以及卦体阴阳爻数都完全达到了均衡!参见图六。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这说明,通行本卦序上下经阴阳爻不完全平衡,夬姤卦错位是其根本原因。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二、易象均衡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在通行本卦序中,所有五阴一阳爻卦(剥、复,谦、豫,师、比)都位于上经,而所有五阳一阴爻卦(小畜、履,同人、大有、夬、姤)除了夬姤卦之外,也位于上经。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除了夬、姤与剥、复这五阴一阳爻和五阳一阴爻的两两对卦卦象阴阳不能相对应匹配均衡之外,上经内部六阳爻卦(乾)与六阴爻卦(坤)是对应平衡的,四阳二阴爻对卦(共四卦,需讼、无妄大畜)、二阳四阴爻对卦(共四卦,屯蒙、临观)也是平衡的,相错的两对卦也是平衡的,三阴三阳对阴阳爻本身就是平衡均等的。分析表明,夬姤对卦的错移造成了上经内部阴阳卦象不对等(参见图六)。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由于夬姤对卦的错移,使得坎离、咸恒对卦换位,也造成了上下经之间相错卦(乾坤、坎离、颐大过、中孚小过)的分布不平衡。参见图七。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卦象分析表明,上下经之间及其内部卦象和阴阳爻不均衡是由于夬姤对卦错所致。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三、易理相应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在通行本卦序中,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有特定含义的,夬与姤是分决与聚合之义,而剥与复是衰落与恢复之义,卦形相反,涵义相近。所以二者都应该位于上经。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此外,笔者经对文王六十四卦序进行复原,发现卦序符合一定的分段归类原则。参见前文“文王卦序”章节内容。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根据笔者对卦序进行阴阳爻分布排序,得到图二的塔型卦序结构,笔者认为:无妄大畜和渐归妹在通行本卦序中也存在错位。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图八上经卦义间的关系显示,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可以划分为一区段,该区段正好对应卦序塔形结构的第一层,主要揭示事物发展初级阶段的状态;而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无妄大畜可以划分为另一区段,该区段正好对应卦序塔形结构的第二层,主要揭示事物发展高级阶段的状态。从屯、需、师、小畜、泰与同人、谦、随、临、无妄的卦义更能看出两个区段的明显区别,后者重心在德。所以将无妄大畜从剥复之后移到临观之后是合理的,卦义衔接也十分恰当(参见附录三《〈新序卦〉新解》)。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图九下经卦义间的关系显示,遯大壮、晋明夷与渐归妹应该归为一组,特别是遯、晋和渐都是进退之义。而震艮是讲动静的与进退还是有所区别的,而震艮、丰旅、巽兑归为一组是合适的。从卦象上讲渐归妹和丰旅都是三阴三阳卦,通行本卦序中这是唯一的前后都是三阴三阳的卦序衔接,将渐归妹移到遯大壮之后整个卦序卦象更加顺畅了。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既然夬姤卦存在错位,那么应该将夬姤卦放回到上经的什么位置合适?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笔者在《周易卦序新解》中,从上下经对等的结构角度认为:夬姤卦应该放到颐大过对卦之前,剥复卦之后。这样放置,上经的颐大过之后就是上经的结尾咸恒,与下经中孚小过之后就是下经的结尾既济未济相对应。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上经最后的卦序衔接是颐、大过→咸、恒,历代学者都将咸释为男女相感,大过卦之后为咸卦,卦义衔接上有些不恰。所以笔者在《再论周易卦序中》试图将夬、姤卦移到颐、大过卦之后,咸、恒卦之前,这样似乎卦义衔接能够说通。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笔者认为,咸卦不应该仅仅解释为男女相感(夫妇)之道,而应该解释为和合之道,夫妇只是咸卦(合和)的卦象之一。这样笔者重新审视卦序夬姤卦的放置和衔接,认为应该将夬姤放置到剥复之后,颐大过卦之后更为合理,大过与咸卦的衔接也不存在了问题。这样不仅从上下经卦象对等、义理衔接以及《周易》卦序整体哲学思想上,都是最为恰当的卦序结构。参见图一:文王六十四卦结构图、附录二:《新序卦》和附录三:《〈新序卦〉新解》。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此外,从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也可以得到一些相关参考,《参同契》乃会通《周易》、黄老、炉火三者为一途,为《周易》融于道家丹道的始创者,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还作了一卷《周易参同契考异》。魏氏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易传》的内容多有引用,如“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等等。其中还可以看到通行本卦序用之于丹道:“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即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月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屯以子申,蒙用寅戍。余六十卦,各自有日。”。说明魏伯阳作《参同契》就是以通行本《周易》为蓝本。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那么魏氏使用通行本《周易》的原理与现今的卦序易理一致吗?笔者认为不一样,他应用的卦序原理应该是笔者修订的坎离咸恒互换的通行本卦序,即文王卦序。我们可以作简要阐述。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其一、魏伯阳假借易象而言丹道,朱熹解释:“按魏书首言乾坤坎离四卦橐籥之外,其次即言屯蒙六十卦,以见一日用功之早晚;又次即言纳甲六卦,以见一月用功之进退;又次即言十二辟卦,以分纳甲六卦而两之,盖内以详理月节,而外以兼通岁功,其所取于《易》以为说者,如是而已。”这是说,《参同契》用《易》卦,以乾坤为鼎炉,以坎离为药物,其余六十卦和纳甲六卦以及十二辟卦,系用在表述炼丹用功、进退“火候”上。说明乾坤坎离在卦序中的地位十分特殊,才会单独拿出来分别作为“鼎炉”和“药物”。只有乾坤坎离位于上下经之首才能与之相匹配。而在目前通行本卦序中,坎离虽然位于上经结尾,根据历史上主流的易学专著的解释,其作用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其二,魏伯阳在《参同契》中借用天地之合、男女之交而言丹道。从其丹道原理来看就是要达到阴阳相须和合的状态,咸卦正是天地相合男女相须之象,而在卦序中咸卦正与恒卦相接,咸而恒久,这就是丹道长生的秘诀。所以其在《参同契·阴阳精气章》中说:“乾坤刚柔,配合相包。阳秉阴受,雌雄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其中的“配合相包”,乃指乾坤相包之象,“雌雄相须”正是乾坤和合的咸卦的内涵。其在《参同契·君子好逑章》借用《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来反复强调阴阳和合之重要性。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魏伯阳以坎离象征男女,在《参同契·男女相须章》中说:“坎男为月,离女为日”,而以男女相交来暗示既济卦的阴阳和谐状态。水火既济正是坎离相交之象,既济卦的下一卦为未济,未济意味着没有终止,也就是生生不息的意思。《参同契·男女相须章》说:“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污伤。”旨在论证坎离交合而既济的和谐平衡状态。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所以从《参同契》丹道的原理来看,咸恒应该作为上经的结尾,而坎离作为下经之首,既济未济作为下经结尾是最为恰当的。 vq·ü€ðÿwww.0370qmw.com……˜zǕ¾<

TOP

发新话题

标题: 关于周易卦序——周易的哲学思想

· 周易哲学阐微——兼论周易卦序及其思想(郭顺红) 郭顺红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 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0/5/4 10:37:42
   · 有人认为《周易》是唯心的,有人认为是唯物的,那到底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呢? 《周易》的世界观包容 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0/5/4 10:38:08
   · 卦序除了两两错综变化之外,还有阴阳爻的对等(对称)交错变化,即从屯、蒙(四阴二阳爻)到需、讼(四阳二 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0/5/4 10:38:33
   · 下面首先讨论夬姤卦的错位。 夬姤两卦分别是通行本卦序中的第四十三卦和第四十四卦,位于第二十五卦 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0/5/4 10:39:04
   · 附录二:《新序卦》 新序卦 (一)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 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0/5/4 10:40:14
   · 附录二:《新序卦》 新序卦 (一)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 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0/5/4 10:43:33
   · (二)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 文化苦旅 发表于 2010/5/4 10:44:00
   · :Z 支持 今点子 发表于 2010/8/31 15:47:59
   · :) :) 楼主辛苦 爱及自然 发表于 2010/11/3 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