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首页 » 预测研讨专区 » 医学研究 » 易学逻辑与中医学
混元甲子 - 2015/8/20 19:03:53
一、“医易会通”及《周易》和史籍中的举例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自古以来,易医会通,历代医家对此都很重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著述。我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详细地论述了医易的关系,特别是其中“运气七篇”,是易医相通著述的光辉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说到:“周易六壬,必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如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1(P1)可知他十分重视易与医的关系。他还说道:“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1(P1)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也讲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 2(P390)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为什么自古以来医易可以“会通”呢?如果我们把中国古代的各门科学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文化整体的话,我们追溯这个文化整体的起源,《易经》这部古老的经典就是它的源头活水之一,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学科在它哪里都找到了立论的根据。如果说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是《周易》本身及从中发展出来的易学,为包括医学在内的古代各门科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对医学来说就是提供了一个有效地认识自然、机体、疾病的方法。中国古代医学同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实质一样,都是一种天人之学,这就是“通天人之际”。3(P4)历史上每一时代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上的进步,说到底都是一种新的天人之学,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医学水平的提高。如何将哲学上的天人关系理论运用到医学,历史上的医学著作中大多运用了“推类”的逻辑方法。这就是说从根本上把天(自然)人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同类,由此从天的特性、变化的规律推类出机体的生命特征和死生规律。这种推类的方法就是借用了中国古代逻辑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易学中阐述得最早、最系统、最具技术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易学与医学在历史上受到如此重视的原因。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周易》中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逻辑类型是推类,其中有关阴阳、天人、象数关系的推类对医学影响最大。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周易》的推类的方法给人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有效工具。它的思维过程首先是分类,即《周易·系辞》所言:“方以类聚”、“于稽其类”,然后再根据类的相同属性进行推理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即“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我们举一古例说明。《左传·宣公六年》记有这样一件推类的事情: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周易》丰( )之离( ),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4(P1195)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尚秉和注解为: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注:丰上六变为纯离也。《周易》论变,故虽不筮,必以变言其义。丰上六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义取无德而大其屋,不过三岁必亡也。”5(P94)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这个意思是说,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对王子伯廖说,自己想做卿相。王子伯廖私下里对别人说:“曼满着这个人无德而贪婪,在《周易》为雷火丰变离为火卦。”因为丰卦的上六爻变而为纯火离卦,而丰卦的上六爻辞的意思是:房屋非常宽大,高大的树影遮蔽了宅门,窥其门户,三年之间不见其露面,非常凶险(黄寿祺、张善文先生认为:“丰之极,体柔昏暗,而‘丰大其屋,障蔽其家’,又高处深藏之象;乃至‘窥户无人’,三年不见其露面,犹如居‘丰大’之世而自绝于人,故为凶兆。”6(P459)),所以过不去三年。果然不出其所料,只过了一年,郑公子曼满就被郑国人杀了。在这个历史故事中,王子伯廖是通过丰卦上六爻来类比公子曼满的无德贪婪就像具大屋而自绝于人,必然没有什么好的后果,事实结果证明了他的推类的正确。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周易》的这种推类方法还直接涉及到古人对疾病的认识,并同医学的发展产生密切关系。《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一则涉及到医学与《周易》事例,是目前学术界公认有关这方面的最早资料。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或以丧志……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祸患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为之蛊( ),皆同物也’。” 4(P1427)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上文中,医和引用了《周易》的《蛊》卦卦象分析晋侯的病。晋侯沉溺于女色而生惑蛊之疾,这种由淫而生的病,是“室疾”,叫做“蛊”,“谷之飞”的“飞”当读为“蜚”。《左传·隐公元年》记载:“有蜚,不为灾,亦不书。”《说文解字》释“蜚”曰:“臭虫,负蠜也。”7(P284下)“蠜,虫名。即蚱蜢。”8(P1516)这里是说,器皿里生虫子,庄家里长虫子,都是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同女惑男是一类(“皆同物也”),当然女惑男也是不好的病态了(这里实际上是晋侯自己沉溺女色,说女惑男只是西周男性社会的反映),这个类在《周易》里就是“风落山”的《蛊》卦。(蛊卦上艮下巽,艮为山,巽为风,所以是风落山。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引伏曼荣曰:“蛊,惑乱也。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为事也。”9(卷第五))很明显地,医和是根据事物的“类同”来进行推类说理的。这里我们看到了在春秋时代《周易》中的推类在医学中的影响。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二、易学中的推类方法对中医基本观念建立的影响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的“医和论晋侯之疾”的事例是最早关于《周易》对医学影响的纪录,在医和对晋侯的一番关于疾病的讲述中还提到: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淫溺祸患之所生也……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为之蛊( ),皆同物也’。” 4(P1427)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医和以当时流行的“天六地五”之说,阐述了他的病理之说,广泛涉及到“六气”、“五行”、“五色”、“五声”、“五节”、“四时”等概念,用卦象解释疾病,这些以后逐步发展成为医易会通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说是了开医易会通之先河。关于此点,萧汉明先生讲道:“医《易》会通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文化现象。……《易经》成书时,便对医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当时的医术成就大都被采纳并被编进卦爻辞中”10(P25)。另据学者何少初研究,在《周易》的卦、爻辞之中涉及医理的有39卦。11(P93)此说是否准确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周易》经文中记载了早期的医学思想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周易》应该说是医易会通的最早著作,《周易》中的方法是最早对医学产生影响的方法,也是最权威和最持久的方法。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中医观念的创立开始于神农尝百草时代,它与伏羲画卦以立阴阳的时代都是中国上古的神话时代。抛开神话,阴阳观念的产生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思维的抽象性上达到了类的抽象程度,因此它应该是我们的文明的开始,这就是《周易·系辞》讲到的“以类万物之情。”正是在思维上达到了类的抽象,才能把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区分开来,区分开了事物才能描绘它们的外在特征,进而把握它们的内在本质。中医基本观念的创立在思维的逻辑发展顺序上也正是由此开始。中医所谓的整体观念、自然观念实际来自于对自然界的类比。《周易·系辞》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圣人以自然界为蓝本,效法天地的法则和规律,来考察我们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类比和推类出机体的死生、寿夭以及疾病的变化情况,所谓“宇宙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宇宙”的观念即来自于这种推类的结果。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具体来说,易学中推类方法对中医基本观念的建立的影响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一) 阴阳与天人一体观念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周易》的卦爻辞中除在“中孚”九二爻“鸣鹤在阴”有一“阴”字外,再没有阴阳二字,但是说《周易》中没有阴阳的观念肯定是说不通的,因为在《周易》的经文中通篇在讲阴(- -)、阳(—),并以之设卦立象。因此我们说《周易》必定是那个时代有关阴、阳类观念思维水平的集中体现。关于阴阳,《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外《周易》中还提出了气的概念。《周易·文言传》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阴阳、气的观念自《周易》肇始,逐步发展成为中医理论框架的基础,也是医易相通的基础。在中医理论中,以自然规律为中心,利用《周易》的阴阳、气的理论和推类的逻辑方法,将人体类比于自然,以探求人体自身的规律,这就是天人相推。这种天人同类相推的逻辑方法,从《周易》到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来。同《周易》一样,《黄帝内经》把阴阳作为中医理论的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12(上册P62)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天地万物由阴阳构成,推类人体也是由阴阳构成,进而推类人的死生、疾病、寿夭等变化也由阴阳构成,这是根本。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为什么自然和人是一体呢?关键在于其基质一样,也就是在气上是相同的。关于“气”,《管子·枢言》有:“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又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庄子外篇·知北游》:“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而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这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的“气”,在古人那里认为是天地万物和人都有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天地万物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或者说它们是同类,是同类就有“类同”的性质,既然是类同,就可以以类相推。古代中医学正是利用了这个推类的道理。《生天通气论》: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12(上册P28-29)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这样,有了以气为相同的根据,就可以把人体类比成一个小宇宙了,也就把《周易》中所阐发的天人相推(《周易·系辞》中有:“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延续到医学中去了。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二)五行顺布与脏象观念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五行的观念应该是始于《尚书·洪范》,《易传·系辞》中亦有五行较为精细的记载:“天一,地二……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唐·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中引虞翻曰:“五位谓五行之位。”这里十分重要的是五行中所包含的天地之数,是从数上说明了五行之间的关系,使得五行在类抽象的基础上具有了数字抽象的性态。在易学中,那些特有的数字作为类的代表,以及类与类之间规律的代表,更具普遍的意义和形式的意义。这些数字既是自然界的代表符号,也是社会生活中运用的符号,同时也是自然科学中用以计算和表述的符号,在医学中就是用以表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规律的符号。奇偶之数、五行之数等不仅用来代表自然,而且可以用来代表人体。因此可以说,天人一体首先是在数字上的相通与相同。五行之数的道理正是如此。这个道理使得五行具有天人相通的类同性,这种类同性导致了可推性,正是五行的这种可推性成为中医的理论根据。例如,《天元纪大论》曰: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生喜怒忧思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 12(上册P28-29)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五行的天人相通,使中医建立起由天及人的理论系统。就中医理论本身而言,五行、五运之象,它并非仅仅固定在某一种或是几种具体的事物上,而是对一类事物的共性的抽象。《类经》第二十三卷第四注:“然阴阳之道,或本阳而标阴,或内阳而外阴,或此阳而彼阴,或先阳而后阴,故小之而十百,大之而千万,无非阴阳之变化,此天地之阴阳无穷,诚有不可以限数推言者,故当因象求之,则无不有理存焉。”13(上册 P816)《周易·系辞》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也是说象具有类的性质。象具有类同的性质,例如,木,指木运、东方、青色、角音、肝脏、筋……。所以中医分析人体、认识病情过程中的基本认识方法,不单纯是分析疾病本身,而是以象来推,也就是以类相推,即《周易》中所讲“触类而长之”、“推而行之也”(《系辞》)。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其实,就建立在易学五行上的推类方法对中医脏象观念的影响而言,唐·王冰还有一段鞭辟入里的论述: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象,为气象也。言五脏随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夫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法象旁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尔。”(《素问·五脏生成论》王冰注)14(P149)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好个“以物类推之”、“同类而推之”,这不正是我们要阐述的主题吗!这使我们不禁想起沈有鼎先生在《墨经的逻辑学》中的话:推类之“‘类’字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类推’的根据在于事物之间的‘类同’……中国古代人对于类比推论的要求比较高,这是因为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类比推理有着极广泛的应用。”15(P42)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三)八卦与医易的数字结构人体配数观念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周易》已有八卦与人体相配的记载,如《说卦传》就说到:“乾为首。坤为腹”等。在《周易》中,还有一些关于数字的说明。如《系辞上》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如上所述,数字是类抽象的结果和符号。数字既然是抽象的,就可以根据数字及数字之间的关系从一类事物推导出另一类事物。《周易》中的讲的天数、地数、人数都是同一数字,筮变之数既是具体筮卦中得到的数字同时也是天象运行之数、历法之数、人体之数,其中所运用的就是这种推理方法。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下面我们来看看《周易》中的数字推理方法是如何影响古代医学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上文是论述男女从幼至老的生理变化规律名段。文中讲到了“天癸”。“癸”是十天干数的最后一个,在十天干中,“壬癸属水”,而壬又为阳水,癸为阴水。人身之中,女子之月水,男子之精水都是阴水,因此用“癸’来代表阴水。根据天人一体的观念,人身的生理发展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古代用“天”来代表自然界,所以人身之水叫作“天癸”。文中还女子之数用“七”,男子之数用“八”,以此作为周期性的规律数。至于为什么女子之数用“七”,男子之数用“八”。因为按照《周易》中“乾坤六子之说”,艮卦代表少男,兑卦代表少女,而又按照后天八卦即洛书的排列,兑在七宫,故用数七,艮在八宫,故用数八,所以用数七代表少女的生理变化起始数,用数八代表少男的生理变化起始数。由此可以看出《周易》及易学中的数字推理对医学的影响。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综上所述,从逻辑上看《周易》及其易学对古代医学产生了影响,当然这种逻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即以推类为特征的逻辑。但正是这种推类的逻辑,从易学的基本原理推类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医易相通的学说。从而体现了中国古代逻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影响,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统一性特征。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文章来源:http://www.cssn.cn/zhx/zx_ljx/201407/t20140722_1263059.shtml€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捡贝壳子 - 2016/4/6 7:11:35
:) :strong:€Àš¢GÚFƒŸIwww.0370qmw.com^¢h möA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学逻辑与中医学